二人,那短腿楊,說腿短,相對於他人的比例來說,也並不太短,不過人很矮小精幹,一雙小眼睛如鷹隼一般,賊亮蔭翳。
在這東南沿海,有許多島嶼,大部分島嶼,朝廷都沒有給編過名字,這些島嶼,因幾十年前朝廷的內遷政策,讓本來有人煙的島也變得無人煙了,這些地方到如今,很多就成了賊窩。
這海上,有大大小小很多海寇力量,大的力量就是那麼最出名的幾家,小的力量卻多不勝數,在吳王被朝廷剿滅,徐鐵虎和王啟公然和朝廷相對之後,他們就吞併了很多的小股海寇,例如這短腿楊最開始就是單幹的,但現在是跟著王啟吃飯。還有如朝廷叛將金華衛所的尹風,帶著人就逃到了海上,現在不知道是在哪座海島上過日子。
而許七郎,根據季衡觀察,他該是這不到一年時間才開始在這東南海上行走的,不過他這個東家,多少帶著家傳的意味,只是他卻不該是以許大舅的兒子的名義在行走,而是以另外的長輩的名義,而這個長輩,還在這些海寇中間很吃得開,季衡至今不知道他這個傳承到底是從何而來,還是他是借用的別人的名號。
這些海寇,在吳王之亂沒有出之前,力量大約是如此分佈,有些海寇是沿海居民沒法過日子了,就造了船出海,在海上有時候劫掠一些商人,有時候又上岸來小打小鬧地打劫一些村子,但絕對不敢去大的地方,不敢和朝廷軍隊對上;還有些海寇是本來就是海商,一邊拿著朝廷的文引做著正經的生意,一邊又做走私,因為他們在船上自有強大力量,有時候還兼做海上劫匪;還有就是一些犯人死囚,逃出內陸朝廷能掌控的範圍,在島上安頓下來,就造船在海上做劫掠的無本生意。
這些只是之前,隨著王啟和徐鐵虎的崛起,他們已經在海上拉扯大旗,大肆招收人馬,內陸的有些人甚至慕名而來投奔,在他們鬧出福州之事前,朝廷都沒有對他們有足夠的重視,現如今足夠重視了,才發現他們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季衡甚至想,要是當年吳王不是從安徽山東陸路進攻京師,而是讓主要力量從海上過去,且他手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