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是火星呢?
很簡單!
現在的地球已不存在重工業,所有帶著嚴重汙染的工業,都被逐步轉移到沒有生命痕跡,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火星上。
這也是為什麼,秦焱剛從空間之橋過來時,發現空氣中的雜質明顯減少的原因。
一方面是帶有汙染性質的工業,被諾斯遷徙到了火星上面,另一方面他藉助強大的高科技,對地球環境進行全面最佳化改造。當然,只是依賴於他的改造還不夠,地球聯邦已經把防治汙染作為聯邦法律實施,任何對環境造成汙染的集體或個人,都將受到聯邦法律的嚴厲制裁。
自此,從工業革命開始之後,地球日漸加劇,治理中卻收效甚微的汙染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
再說大量資源被送往火星,一系列的生產線開始運轉,更多的運輸船被打造出來,加入到開發資源的序列中。
這就是一個良性迴圈:有了資源就能製造運輸艦和各種裝置,有了這些東西就能更快更多的開採資源。
諾斯用了兩年時間,打造出一支規模不小的運輸艦隊。
之後,資源儲備達到了一定程度,他開始把一定比例的資源,用在建造高科技武器上面。
戰艦。
機甲。
戰機。
衛星。
各種各樣的武器被生產出來,有的以攻擊為主,有的以防禦為主,有的則負責大規模的監控。
憑藉手上掌握的大量科技,憑藉海量資源,來自阿爾法星的軍事力量,在地球上得到了完美的複製。
如今,遠在太陽系外圍區域,有數以千計的衛星時刻監控著,這些衛星的效能比地球以前的軍用衛星,不知道強大了幾百幾千倍。它們可以對數光年範圍內,進行細緻到不可思議的監控,無論是彗星撞地球這種天災,還是外星人侵犯地球這種**,都能提前很久發現並作出應對。
配合覆蓋周邊幾光年的監控體系,當然需要同樣強大的武力。
諾斯總共在太陽系佈置了三道攻擊和防禦體系。
第一層是最為強大的,那就是處於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軌道,常年駐紮的地球聯邦第一艦隊。
這支艦隊集中了,諾斯所掌握的空中力量中的七成,艦隊分佈在冥王星軌道附近,透過高效能衛星彼此聯絡,最終由諾斯整體操縱,一旦遭遇侵略者,會在短時間內透過亞光速飛行集中起來,對敵人進行毀滅性打擊,儘可能將外地擋在太陽系之外,而不是把太陽系當做戰場。
由於冥王星軌道非常遼闊,因此第一道防線為純粹的太空防線,以戰艦、戰機和機甲為主。
第二道防線則建立在火星軌道上。
這道防線佔了剩下的三成空中力量,當敵人太過於強大,突破第一道防線時,第二道防線將起到兩個作用:其一,為地球人類撤離拖延時間;其二,保護火星上的各種工業生產線安全撤離。
跟第一道防線不同的是,出了剩餘三成的空中力量之外,鑑於保護火星上的工業裝置緣故,還有數量不菲的地面力量。
行星的龐大體積,註定了陸基武器的優勢。
比如,一些釋放能量極大的武器,如果安裝在戰艦上,其可怕地後坐力,根本不是戰艦所能承受的。可是如果以整個行星為基座,用以緩衝其強大的後坐力,就完全可以安裝架設。
第三道防線——地球!
這是三道防線中的最後一道,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放棄自己的家園呢?
在前兩道防線,分別佔據了七成和三成空中力量之下,地球上的空中打擊力量微乎其微。
除了長期分佈在世界各地,在面臨不可逆轉的危機時,用以遷徙的運輸艦之外,只有兩艘大型戰艦,以及數量稀少的戰機和機甲。
但是!
作為重中之重的第三道防線,地球上卻擁有最為強大的陸基力量。
半年多之前。
由於更多的蟲洞資料被推斷出來,資源開採範圍從半人馬座,擴大到只比半人馬座稍微遠一點的巴納德星、伍爾夫359星等恆星系,終於被諾斯找到一種,在地球上不存在,卻有著極其重要作用的金屬。
這種金屬數量稀少極其珍貴,但也只有這種珍貴金屬,才能製造威力驚人地行星級軌道炮。
到目前為止,行星級軌道炮也只製造出三門,這種在阿爾法星,都堪稱終極武器的陸基武器,全部安裝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