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算上配屬的蘇丹軍7個旅6萬人(和戰鬥力最差的義大利人相比,這些軍隊也只能擔任巡邏隊和三線陣地守備任務)。這是一支承擔重要任務的歐洲軍團,戰時將全力拖延美國人從肯亞發動的進攻,以便於歐洲人從埃及向南及時提供支援。
2月17日戰爭爆發以後這個山地加強旅就和當地軍隊一起成功地以襲擾戰阻滯了美軍的推進,給北面位於蘇丹港的法國師馳援帶來了3天時間,徹底挽救了蘇丹,也讓從厄利特里亞撤退出來的法意軍團可以在厄蘇邊境依託既設陣地立足而沒有落入美國人之手,也正是因此美國人也才不斷後悔,也不斷地感慨自己陸軍兵力上的不足。
6月30日,由中國遠征軍司令柴凱旋擔任聯合指揮部總司令的聯軍三方武裝力量基本到位,法意俄華20萬地面部隊正在緊張地進行通訊和指揮系統的磨合,整個卡薩拉已經成為一個大軍營,在順利擊潰美軍試探性的數次挑釁攻擊以後,柴凱旋命令戰鬥力最強的三個華軍師防禦左翼,俄歐三個師為右翼,剩下絕對精銳的華軍第1師和蘇丹軍擔任總預備隊,防止被美國人渾水摸魚。
對於柴凱旋作出的進攻態勢,比勒參謀長卻實在覺得不以為然,他堅持認為對面的美軍及澳加軍已經聚集了大約22萬地面部隊,而且空中力量也比較強大,聯軍採取攻勢防禦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說到要主動發起進攻的話還是等後續的兩個俄羅斯師上來再說吧,這樣的話,聯軍方面可以保持在9個師26萬以上,再加上蘇丹軍6萬人應該足夠對付面前的美國人及其走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