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伊第15軍和殲滅31旅的“蘭克坦哈”軍碾成肉餡。
果不其然,2月1日下午4點,攜新勝之勢的伊軍正準備以第15軍19裝甲旅居中,第14、15師為左右翼,向第1機步師北面的第108裝甲團陣地發起了攻擊,仇人見面,第108裝甲團依靠強大的坦克率先向第19裝甲旅發起突擊,一舉摧毀了對方17輛坦克後被凱特命令後退回到原陣地上。
伊軍遭受突然打擊後主動後撤了1英里,並將第19裝甲旅剩餘的坦克37輛併入第20裝甲旅,以待調整陣形重新進攻。
南面的伊軍也沒有閒著,經過5天休整的第21軍已經匯合了空降的第22快速反應師,合計54000人,300輛坦克,他們將是阻截美陸戰1師和第1機械化步兵師匯合的主力。
而較為完整的“蘭克坦哈”軍已悄悄移向到東面,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給美陸戰1師和第1機步師一個驚喜。
當然上述情況都沒有躲過天空中每3個小時就劃過一個偵察衛星的美國人,但是參聯部不僅沒有著急反而洋洋得意起來,似乎已經看到了“蘭克坦哈”軍和第15、21軍落在層層疊疊的陷阱之中。
伊斯法罕是伊朗中部重要城市,東面是重鎮克爾曼,南面是設拉子,西北是通往庫姆和德黑蘭的交通要道,控制了這裡,實際上就隔斷了伊東部和南部的聯絡。
美第4機步師開戰以後就快速奔襲佔領了設拉子城並和伊斯法罕前出的伊革命衛隊第2機械化軍進行了多次戰鬥,當1月27日伊革命衛隊第1機械化軍向科威特進行突擊的時候失去艦載機保護的第4師就地轉為防守,依靠自身的皮糙肉厚倒也安然無恙。
從來沒受到過重大的損失讓師長奎呤。本。史密斯異常驕狂,對於第31旅的覆沒,40歲的少壯派軍官當然不會承認是伊朗人的戰略計劃得力,只能歸咎於國防部老爺們的戰略策劃混亂,戰役組織失誤,後勤保障不力導致了災難的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