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是一種強人所難的做法?若真是那樣,他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

這幾天他在課堂上的表現很低調,但是臺下的學生們關於他的傳聞卻在發酵。

王曉佳依舊沒有來上課,看著那個空空的座位,潘紅升都沒心思去找白素磨嘰了。

一開始他選擇這個職業只是為了進來跟白素說句話,根本沒想到會這樣曠日持久。

自從被白素一而再,再而三的堅決拒絕,他早就想到過離開這個女孩安靜的生活,但卻捨不得這些孩子了。

在這些孩子身上,他似乎感受到了自己從小就缺失的東西。

每當看到這些孩子的家長週六週日來接孩子,或是家住遠處的孩子家長提著大包小包來探望,他總有一種眼睛潮溼的感覺。

這種生活,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有的吧?

可是他沒有。

他沒有這些看上起稀鬆平常的東西,他甚至想要杜撰一幕父母來接自己的回憶。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其實沒有太多的深意,只是對一種民眾陋習的批判。”潘紅升在課堂上自由度十分寬廣,他把自己的看法也融入到了日常教學之中。

“但是考試的時候參考材料上說他是把對政局不滿的寓意蘊含在其中”

“那是考試時的說法,你們應該知道怎麼回事。”潘紅升擺擺手:“我可不想自己的學生都是書呆子,魯迅雖然很多文章都存在批判性,但這篇沒有,之所以說有是因為某些人希望有,你們只要考試的時候照著寫就是,私下裡可別真以為人家除了批判性的文章就不會寫了。”

潘紅升的這個思路帶活了氣氛,蘭顯麗主動舉手:“我同意潘老師的看法!原來有一篇文章叫小桔燈,冰心寫的,原來的老師硬是說人家把崇尚新社會光明的寓意隱藏在字裡行間裡,我愣是沒看出來”

“小桔燈,明顯是一篇描述情調生活的文章,就好像現在的小資和小清新,雖然外界把冰心老師標榜的很高,但我不喜歡她的行文。”潘紅升直言不諱:“她的很多文章都存在生活化超越藝術性的毛病,就是對於談話的描述過於直白。那一篇海的女神,她和幾個孩子的對話顯得只是在堆砌辭藻。但她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在文章裡都自嘲“我說的話太乏味了,對方都睡著了。”

臺下的女生們震驚不已,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潘紅升被幾十雙女孩子的眼睛這樣注視,一層冷汗冒了出來。連忙加上一句:“當然,這都是我的個人看法,人家是幾十年前就自成一派的宗師,或許放在現在也是頂尖流行女作家之一,那種對生活的凝練和熱愛才是關鍵,也是現代女作家模仿最多的一個模板。”

臺下的女生刷刷刷的用筆記錄著,還有幾個女生的臉頰成為緋紅色。

以潘紅升的文學素養,教授這些小孩子當然是綽綽有餘。

他選修的科目中最喜歡的就是文史,經常下了課之後還跟教授談論問題。

但是他萬萬不會想到有一天,有孩子會跟他做一樣的事情,所不同的是他成為了被提問者。

語文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課程,它不像數學那婊子只要掌握規律和公式,再加上海量的練習題就沒問題。

也不像那幾乎是沒有實質作用的英語。

可以說國人學習英語的熱度,到了奢侈的程度。

英語歸根結底,只是一種語言而已,除了你一門心思的想要移民,其實大可不必把自己所有的青春和智慧都耗在那上面。

其實耗費的那些人力物力,本來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些研讀語言的人才們本來可以研讀物理,化學等對國家有實質作用的學科。

而一直被忽視的文科,卻應該被大力扶持。

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獲得世界地位和世界尊重的象徵,現在的情況是英語專業的人才嚴重過剩,而能夠輸出到國外擔任中文教師的人,少之又少。

雖然現在中文在北美和歐洲還只是一個冷門,但也漸漸在增加熱度。

中國最為這個世界最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需要了解和溝通,而現在世界的格局,正在往一個方面轉化。

從過去中國主動謀求跟世界的溝通,轉化為世界很多地區和國家開始主動了解中國。

潘紅升就喜歡用半節課時間講述那些考試必須的內容,然後用半節課時間給學生們講述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下課之後,他立刻被女生們圍住了,這些扎著小辮的,穿著雙色襪子的小女生簡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