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決定參與
第四零五章決定參與
張辰沒有堅持拒絕,種漢民的任務就算基本完成了,他來就是打前站的,把張辰的態度試探出來就好,其它的自然有大佬們去操心。
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和張辰拉拉關係,把之前因為張奉棟的愚蠢而造成的惡劣關係進一步做彌補,再不濟也要讓雙方的關係緩和一點。
唐韻現在不只是在古文化研究領域名聲鵲起,聯合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展開了多項合作研究;在展覽館界也是大放異彩,一批一批的重器和重寶不斷出現在唐韻的藏品名錄中,還拿出多件頂級文物和國外聯合辦了全球巡迴展覽,儼然已經有在國內展覽館屆雄霸天下的氣勢和實力。
現在又在水下考古領域取得了驕人成績,不顯山不漏水的就打撈起四艘沉船,收穫了數十萬件的各個時期精美文物,這一點別說在國內,就是在國際上也沒有能夠超過唐韻的。
這些文物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在文物局備過案了,種漢民作為國家文物局的局長,自然知道詳細的內容。現在唐韻館藏的一級文物數量十分龐大,尤其是一級甲等文物的收藏量,已經達到了一個讓人恐怖的程度。
現在的唐韻已經完全進入到了良性迴圈的狀態,接連不斷增加的頂級文物,給唐韻的展覽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和保證;出色的展品和重量級的研究成果,則是為唐韻帶來了更多的歷史文化資訊。
照這個模式發展下去,結合如今唐韻的佈局,若干年後,即使唐韻不再參與任何的考古作業,不再有任何的展品被唐韻收進囊中,唐韻只依靠自身的積累和沉澱,也足以保證自己的地位了。
這樣的一家企業,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有著相當高的地位,又有一個被業內很有地位的領軍人物,偏偏和主管部門文化部合不來,甚至還有不小的隔閡。
如果不抓緊時間改善關係,這樣的訊息遲一天會被傳出去,到時候會是怎麼一個場面呢,文化部的臉面往哪裡放,老百姓會怎麼看這種事。
不用說也能夠猜到,肯定是會說國家機關見不得民營企業做大,看著別人發展壯大就受不了了,處處對唐韻排擠打壓云云。
因為很多文化部做不到的事情都被唐韻做到了,而且唐韻做的要比他們好太多,被文化部穿小鞋也是很正常的。而國內的政府機關又因為各種的不作為和內部小道訊息等,長期被老百姓所不信任,這樣的話可信度會很高,傳播的也一定會很廣。
雖然事實並不是那樣,但是這種話真要傳出去,不信的人會是極少數。而且兩者之間的矛盾也的確是因為文化部所起,是文化部先惹著了唐韻,才會被唐韻這樣排斥的。
種漢民可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面,作為主管文物部門的直接領導,他更願意和唐韻建立並保持一種積極的、良性的關係,合力把國家的古文化事業搞上去。
唐韻在古文化方面做出的成績也很讓種漢民欣賞,開業還不到兩年的時間,這樣的成績是國有的研究機構望塵莫及的。
唐韻的靈魂張辰,這個年輕人更是了不得,在鑑定收藏、文物展覽、古文化研發、珠寶玉石、市場經濟等行業全部都有出色的表現。拋開他龍城張家的背景不談,就是張辰這個人,也是種漢民很器重的那種;如果不是因為之前張奉棟把兩邊的關係鬧的這麼僵,種漢民甚至會不惜代價的去支援張辰也說不定呢。
種漢民心裡有了打算,還是帶著些沉重地道:“之前部裡和唐韻鬧出一些不該有的誤會,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好在事情並沒有造成大的損失,也算是有驚無險吧。現在事情都過去這麼久了,也希望張總能夠把那件事拋開了,對於唐韻,部裡還是很看重的。
我真心的希望唐韻能夠加入到國內的水考工作中來,用你們的力量壯大一下國內水考工作的實力,也好讓我們能夠更多地把一些藏在海面以下的文明遺物保護起來,從那些盜撈者的手裡奪下來,不再讓這些璀璨文明的象徵再受到毀滅性的破壞,”
唐韻的隊伍還要等一天才能走,種漢民和張辰做了一些簡單的交流,看了看唐韻這次打撈作業的收穫,帶著深深的震撼先一步離開了天津港。這麼大的官,能夠有半天的時間從工作中抽出來,那可是很稀罕的。
在回京城的路上,種漢民還在為剛剛自己看到的那一幕而心跳加速,三對儲存完好的大型唐代金器,一米高的琉璃佛,真人比例的唐三彩八部眾造像,半米高的玉獅子,成百上千的金、玉雕刻杯碗
種漢民這次是真的被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