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九項全能 作者:津股巡覽

礴的水色染上了一絲清幽,乍一眼望去,這淡淡的霧氣似乎能把萬壑驚雷般的濤聲都遮蔽過去一般。

圖中偏左的位置上,有一棟被海霧半遮的八角小樓極為顯眼的矗立在那裡。頂樓推開窗處,一綸巾布袍的文士當窗而立,做舉杯邀月的姿勢。

從小樓與人的比例來看,小樓似乎並不大。但是因著海霧半遮的緣故,使得整座小樓就像是飄在雲端一樣,顯的極為高拔,彷彿能與明月平齊。

小樓邊,還有一條寬莽的河水從左方圖畫盡頭處奔湧而來,在小樓一側匯入大海。河水平緩,在月光照耀下如一條玉帶一般安靜,與翻滾的海水成為鮮明的對比。

這是一幅地道的國畫水墨山水,就算張勁如今還沒有修習奇術中的《畫》,他也能看出來,這幅畫的水準至少要比當代國畫大師,那位曾經在自己家中蹭飯兩個多月的劉老爺子強上許多。

看到這幅畫,張勁才真正懂了,劉老爺子當初為何對西洋畫不屑一顧。不止是因為流派相輕,而是真正的國畫確實具有非凡的傳神魅力!

‘咱們華夏的國畫,畫的是神、是魂;而西洋畫的寫實畫的是皮、是骨;’

這是劉老爺子的原話。當時的張勁對劉老爺子有些‘皇漢’的言論,暗暗撇嘴。

但是當張勁看到眼前這幅畫後,再次想起了劉老爺子的那句話,他信了。

一輪畫中不圓不扁的月亮,卻讓人一眼就認出,這才是陰曆十五、十六應該有的如輪圓月。

一眼望去,甚至能夠感覺到清涼月光照拂的感覺;一片潑墨也似的海水,雖然模模糊糊,但是卻能讓人一見之下遍體生涼,甚至連耳邊都彷彿聽到濤聲陣陣一般;小樓的勾勒雖然聊聊數筆,但是一眼望去就會覺著有些‘會當凌絕頂’的仰視感,讓人不自禁的想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讓人由此認定,這是一棟高樓!

小樓上的儒者,雖然著裝模糊,眉眼更是僅餘一片影影綽綽,但是偏偏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清矍的中年儒者,而且現在他肯定已經半醉了!

國畫的傳神,是直接把畫面印入人心;而西洋畫的寫實,則是把畫面照到人得眼中。其中魂魄,卻需要觀者見仁見智;當張勁終於把畫面左上角最後一塊的‘易容’擦拭清楚,露出了角上數行墨色字跡,以及一枚文款和數枚藏印後,原本就面容激動的柳老爺子表情更加的興奮,甚至連瘦皮無肉的腮幫子都有些抖了。

手忙腳亂的從貼身口袋裡掏出那件精緻的銀框放大鏡後,柳老爺子就跟見到了美食的餓死鬼一般撲了上去,眼睛透過放大鏡直勾勾的盯著上角的款識,嘴裡嘰裡咕嚕的反覆的咀嚼著幾個字。

“是了,這風格沒錯果然有沒失傳的流傳下來果然果然’

看著眼前被自己剝去偽裝的畫,大功告成的張勁,忍不住嘴角泛起了笑紋,向幾乎趴在畫上的柳老爺子問道:

“柳大爺,您看看這幅畫怎麼樣?”

張勁的‘賊眼’閃動之下,自然把這幅畫看的真切,價值、品名一覽無餘,但是要說這畫好在哪裡,現實中價值幾何,甚至其關聯典故,張勁確實‘鴨子聽雷——不懂了。’

物品:水墨山水畫;物品名:海岱樓玩月圖;物史年限:九百一十四年年;製作者等級:九級;物品價值:九級;預計價值:八千兩白銀;對於張勁的問詢,柳老爺子充耳不聞,不但並沒有立即回答,反而繼續保持著著迷入魔般的架勢,嘴裡嘀嘀咕咕的唸叨著最後被張勁擦出來的數行墨字。

《海岱樓玩月作》

千古漣漪清絕地。

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

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生海市。

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寶月圓時多異氣。

夜光一顆千金貴。

張勁這段時間為了悟姓,而啃的一摞摞的古籍也並不是一點用也沒有,至少他知道這是一首詞,而且還知道這首詞的詞牌名是《蝶戀花》,但是他卻對這首詞全沒有一點印象。很顯然,這首詞並不出名。

而且以張勁有限的詩詞鑑賞能力,也覺著這首詞並沒有美妙到曠古絕今的程度。

至少不如晏殊的那首《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不如蘇軾的那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不如歐陽修的那首《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