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1 / 4)

“關城,拉吊橋!”命令已經晚了,宋軍已經在全速衝鋒了,被宋軍突然出現驚得失魂落魄的汴梁城軍隊百姓還擁擠在城門和吊橋上時,僅有一條右臂可用的楊晨煥已經第一個衝到了吊橋旁邊,滿含悲恨的全力一刀砍出,碗口粗的吊索就應聲而斷;後面阿志沙緊隨而上,近百斤重的狼牙棒全力砸下在另一側的吊索拉環上,鐵製的拉環上火星四濺,斷成兩截。

“大宋!”時隔二十六年後,大宋地口號聲再一次在汴梁城下回蕩起來,大宋軍旗也再一次在汴梁城下迎風招展,措手不及的蒙古守軍甚至連城門都來不及摸到,就被城門前那些倉皇逃入城內的百姓士兵衝散這也給楊晨煥製造了成為第一個以大宋軍人重返舊都的榮耀。當楊晨煥一口氣砍倒七八個汴梁軍民衝入城中時,眼中熱淚不由奪眶而出,含淚大喊道:“汴梁,我們回來了!”

“我們回來了!”無數的大宋騎兵含淚大喊起來,岳飛、韓世忠、宗澤和辛棄疾等先朝名將的夙願,在這一刻達成雖然每一個宋軍士兵都十分清楚,他們也許在汴梁城裡連一天的時間都不能呆,但只要雙腳踏上這片土地。對宋軍將士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南人殺來了,快跑啊。”對於同胞子弟兵的到來,汴梁百姓並沒有壺漿簞食,喜迎王師,而是驚惶失措的奪路而逃,大人喊小孩哭。在街道之上自相踐踏,死者無數。見此情景,大宋騎兵心裡別有一番滋味,確實太久了,從靖康之恥到端平入洛一百零七年,從端平入洛到今天又是二十六年,一百多年地時間,汴梁地漢人已經徹底忘記了他們是炎黃子孫,忘記了他們是大宋子民。反而視大宋軍隊為洪水猛獸了。兵力空虛的汴梁城蒙古守軍並不強大,根本無法撼動全部由精銳軍隊中挑選出來地精銳組建的大宋騎兵,但汴梁的百姓卻給了大宋騎兵心靈的重創我們是同胞手足。你們忘記了嗎?

“將士們,奮勇殺敵,大宋列祖列宗地在天之靈正在看著我們!”曹世雄高呼起來,大宋騎兵齊聲怒吼,在遠未恢復元氣的汴梁城中盡情縱橫馳騁,用敵人的鮮血祭奠為重回汴梁捐軀的無數大宋將士,用對敵人的殘酷殺戮為無辜死難的中原軍民洗刷血海深仇。在如此兇猛的大宋騎兵面前,汴梁城中士氣低落的蒙古守軍幾乎是一觸即潰,丟盔卸甲的逃出城外。為了爭奪逃生地道路,蒙古守軍甚至與汴梁百姓自相殘殺起來。

“這一刀是給嶽爺爺砍的!這一刀是為宗爺爺砍的!這一刀是。”曹世雄手下地第一殺人魔王楊晨煥總是衝在軍隊的最前面,每呼喊一聲就是一刀斬落,無論對蒙古人、色目人還是漢人都是如此,以至於曹世雄不得不親自出面組織他,“楊晨煥,不能再亂殺漢人了,先搶佔城門,把韃子趕出城去!您負責北門!”

“知道。包在我身上。弟兄們,跟我殺韃子去!”楊晨煥對曹世雄的話還是聽的,大吼一聲領兵衝向北面。曹世雄又轉向旁邊的嵬名暢和阿志沙等人命令道:“嵬名暢,你負責西門,阿志沙,你負責東門,先把韃子趕出城去。高鳴,你負責抓捕城裡的韃子官員,焚燒汴梁糧倉。”

“得令。”嵬名暢和高鳴等人各自答應。分別領兵而去。曹世雄自己則親領一軍抓捕城中的漢人百姓。並向那些嚇得面無人色的漢人百姓問道:“大宋太廟遺址在那裡?你知道嗎?”

“將軍,饒命啊。我我不知道。”一連問了十幾個人都是回答不知道,曹世雄幾乎絕望的時候,終於有一個老頭答道:“將軍,我知道大宋太廟遺址,二十多年前,你們大宋地軍隊到那裡祭祀過。”

“什麼你們大宋?我們大宋,我們都是大宋子民!”曹世雄大喜過望,先是訓斥那老頭一通,又命令道:“快,帶我去大宋太廟的遺址。”

北宋宗廟的遺址就在已經被焚燬的北宋皇宮之中,隨著刀兵戰火也化為了一片廢墟,那個老頭領著曹世雄等人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找到太廟遺址。看著長滿野草的太廟廢墟,曹世雄淚如雨下,命令道:“搭建一個靈臺,再找靈牌來和筆墨來,越多越好。再去通知楊晨煥他們,把汴梁城裡剩下的漢人百姓押到這裡,也是越多越好。”

城裡的戰事還在繼續,靈臺很快搭好了,只是空白靈牌不好找,無奈之下,宋軍士兵只好去木材鋪找來一堆白木板和鐵鋸,臨時趕製了一批粗糙的空白靈牌,曹世雄慶祝揮毫,首先寫下趙禥匡胤地廟號太祖皇帝,然後是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寫完了北宋九帝,曹世雄又寫下宋理宗之前的南宋五帝廟號,然後是鄂王岳飛、蘄王韓世忠和忠簡通議大夫宗澤等得享太廟的大宋名將,並一一供到靈臺之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