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3 / 4)

定軍山的西縣百姓,主動投降的城固和褒城百姓則沒有動,所以數量並不多,僅有一千多人,才小半個時辰,這一千多異族百姓就被漢中守軍殺得一乾二淨,押解他們的宋軍隊伍也隨之收兵,並沒有乘機攻城。雖說宋軍此舉並沒有填塞多少護城河,但是對漢中守軍士氣的打擊卻是致命的,尤其是漢人士兵看到宋軍並沒有對漢人百姓下手,更是暗暗慶幸自己身為漢人,投降之後肯定沒什麼危險,蒙古士兵和色目士兵則是如喪考詆,深知前途不妙。不過影響最大的,還是耶律朱哥軍和阿里不哥軍之間的同盟關係,不知不覺間,這對親密無間的盟友之間已經產生了深深的裂痕。

楊亮節的攻心戰術得自賈老賊真傳,花樣百出又陰險狠辣,簡直令人防不勝防,到了傍晚的時候,一隊又一隊宋軍士兵又用漢語整齊叫喊起來,“漢中的漢人弟兄們,定軍山的韃子援軍已經完了,你們立功的機會也來了,拿著一個韃子人頭來投降,前罪抵消,賞錢十貫!漢人弟兄,一個韃子人頭十貫錢!”

“一個韃子人頭十貫錢!”類似的整齊叫喊此起彼伏,漢中城頭上的守軍聽在耳裡,漢人士兵倒不一定動心,蒙古士兵則大為緊張,看向身邊的漢人同伴目光都變了,充滿了懷疑和警惕,這麼一來,那些本不動心的漢人士兵也難免受到影響,開始對身邊的蒙古同伴產生警惕。只有著名的牆頭草色目人置身事外——不過這些牆頭草已經在盤算著城池將破時如何殺韃子獻人頭保命了。

天色全黑時,抗著沙包石頭的宋軍步兵又鋪天蓋地的湧向漢中城

三個晚上後,漢中城的護城河已經基本上被宋軍填平,三月初五正午,宋軍開始著手佈置攻城,四道城門外密密麻麻全是宋軍隊伍,雲梯、雲臺、衝城車、投石機、回回炮和火炮等攻城武器一字排開,威風凜凜,氣勢逼人。見此情景,已經三個晚上沒睡好覺的漢中守軍也明白最終決戰即將來臨,趕緊各就各位佈置防禦,準備守城武器,城上城下都是一片忙碌。

用過一頓相當豐盛的午飯後,張鈺和高達開始調兵遣將,分派攻城任務。宋軍的主攻點仍然是西門,由張鈺和高達親自指揮,北門則由楊亮節和趙安指揮,東門是文天祥和邛應,南門則是杜鴻和屯達,四門同時進攻,分批分組輪流攻城,不讓蒙古守軍有半點喘息之機。而在張鈺身邊,另有三百名精挑細選出來的宋軍精銳士兵組成敢死隊,由張鈺親自率領。

沒有空洞的口號,只有雷鳴般的炮聲。大炮小炮對著漢中城牆瘋狂傾洩一通炮彈後,申時正,六百餘面戰鼓同時敲響,山崩地裂一般的戰鼓聲中,宋軍步兵整齊吶喊著,抗著雲梯推著雲臺衝車四面湧上,同時向漢中東西南北四門發動進攻。

“大宋——!”

第100章 漢中決戰(8)

“大宋!大宋!大宋!大宋!”有節奏的整齊吶喊聲中,宋軍同時向漢中四門發動最猛烈的衝鋒,這是宋軍光復四川的最後一次大型戰鬥,也是進攻乏術的宋軍將士向突破自我發出的最大挑戰。沒有賈老賊習慣用那些千奇百怪的詭計,也沒有宋軍以往攻堅戰時怯懦和破城迷茫,有的只是震天動地的戰鼓和吶喊,還有義無返顧的衝鋒。火長衝在普通士兵前面,隊長又衝在火長前面,再往前則依次是訓練官、陣長、準備將、副將、陣將

日已偏西,因為被密集來往的羽箭遮蓋,金黃色的陽光竟然幾乎無法撒在漢中城上,宋蒙兩軍弓手都在瘋狂放箭,沒時間瞄準,有的只是拼命拉開弓弦,將閃爍著寒光的金屬箭鏃斜對著天空拋射出去,劃出一道又一道美妙的弧形,呼嘯著落到敵人頭上,濺起一道又一道鮮紅的血花。衝鋒不歇,箭落不止。

第一梯雲梯搭到城牆上,殺紅了眼睛的宋軍士兵咬著武器迅速向上攀爬,城上石落如雨,木砸如雹;第一架雲臺靠上城牆,臺上裝載的宋軍勇士怒吼著跳過箭垛,揮舞著鋼刀衝向百倍於己的敵人,迎接他們的是密集得連空氣都難以穿過的刀山槍海;一架又一架的衝車撞上城牆城門,揮動包著鐵皮的沉重撞錘,瘋狂撞擊城牆和城門,尤其是城牆的最薄弱處城門,四道城門旁都有十幾架的撞車輪流撞擊,城上守軍則一邊封堵城門,一邊用火箭、火油和飛石等武器應對。雙方你來我往,花樣手段百出,廝殺異常激烈。

對於漢中這種用青石結構、再不惜血本用糯米汁澆灌修築而成的堅固城牆,回回炮、投石機、擲彈筒和原始火炮這些攻城武器用處都已經不大,最有效只剩下雲梯攀牆和近身肉搏,所以仗才打了半個多時辰,數以千計的雲梯就密密麻麻搭滿了漢中四門的城牆,瘋狂向上攀爬的宋軍士兵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