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衝殺圍攻宋軍旗艦的蒙古戰船,減輕宋軍旗艦壓力,戰鬥的範圍和重點,很快便全部集中到以宋軍旗艦為圓心的這段江面。
“發訊號,不要管損失,不惜一切代價壓制南人旗艦,否則我們的運兵船就完了!”解誠看到自軍戰船有不少被迫迎擊,放鬆了對宋軍旗艦的壓制,趕緊咆哮著下達命令。在旗艦旗號的催促下,軍紀嚴明的蒙古射手不顧自身安危與自船受到宋軍其他戰船襲擊,再一次將密集的弓箭拋射到宋軍旗艦頭上,將宋軍旗艦射成了一隻能在江面上漂浮的巨型刺蝟,船上的宋軍士兵不要說投彈,就連抬頭都難以辦到,也射得在宋軍旗艦下拼殺的董文炳船隊和伍隆起船隊死傷慘重。不過其他的宋軍戰船也沒閒著,乘著蒙古軍全力壓制自軍旗艦機會連下殺手,用弓弩殺傷殺死了大量敵軍。
“發訊號,叫全部大船撞擊敵人大船!”箭落如雨中,陳宜中躲在長盾底下向瞭望臺大喊——宋軍士兵絕大部分都擅長游泳,即便落水也不致命,蒙古士兵卻恰恰相反,所以陳宜中這個命令雖然是同歸於盡的打法,但也是佔便宜的打法,同時還有衝亂蒙古軍防禦陣形給宋軍投彈手製造機會的作用。可惜陳宜中喊了半天,旗號臺上卻毫無動靜,陳宜中猛然醒悟——旗號手肯定是犧牲了。無奈下,陳宜中只得又叫道:“誰敢上旗號臺釋出命令?官升三級,賞銀百兩!”
“末將願往。”重賞之下,一個宋兵隊長站了出來——準確來說他是藉著船樓板壁掩護爬了出來,可惜他舉著盾牌剛爬上通往瞭望臺的階梯,至少二十支狼牙箭就橫七豎八的插在他身上和盾牌,至中一支狼牙箭正好釘中他的後頸,從他咽喉處穿出,他連哼都不沒哼一聲就摔下階梯,當場斃命。剩下是宋兵全都噤若寒蟬,不管陳宜中許下多重的再賞賜,再沒一個人敢出來白白送死,讓陳宜中只能眼睜睜看著殘存的八條蒙古軍運兵船繞給宋軍旗艦,往南岸直衝過去。陳宜中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無比後悔把剩下的手雷全集中在旗艦上——不過陳宜中此舉也是出於無奈,宋軍的戰鬥力和士氣太容易崩潰,陳宜中又沒有何康那種赤膊上陣鼓舞士氣的勇氣和魄力,手雷一旦落入蒙古軍隊手中,宋軍可就真得前途無亮了。
“四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屋漏偏逢連夜雨,陳宜中正為無法接近蒙古軍運兵船而心急如焚的時候,長江北岸上忽然響起山崩海嘯般的歡呼聲,聽到這喊聲,大部分宋軍將士駭然變色,心道忽必烈來了;蒙古軍船隊中卻歡聲四起,士氣大振。這時,岸上又傳來萬千人整齊而又高亢的聲音,“四王爺有令,宋人撕毀和約,背信棄義,殺無赦!”
蒙古運兵船能否登上南岸?宋軍船隊能否阻擊成功?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逆轉》。
第22章 逆轉(上)
“四王爺有令,宋人撕毀和約,背信棄義,殺無赦!”
排山倒海般的呼喊聲在長江北岸響起,震得群山回應,江水翻騰,氣勢無雙。忽必烈親臨戰場督戰,這訊息就象給正在與宋軍奮戰的蒙古士兵打了興奮劑一般,那些本已經在僵持戰中疲憊不堪的蒙古士兵不知道從那裡又冒出一股力氣,普通士兵痠痛的胳膊變得比平常更加靈活有力;弓箭手拉弦放箭動作中劃破的手指雖然還在流著鮮血,卻再感覺不到一絲疼痛,以更快的速度將一支支帶血的羽箭施放到宋軍士兵頭上;就連那些在水中翻滾的蒙古順便也忘記了呼喊求救,能找到船隻殘骸的抓住木板,笨拙的划著水衝向宋軍戰船,找不到漂浮物的將武器狠狠砸向船上的宋軍,溺水臨死前也要爭取拖一個宋軍士兵做伴。而宋軍士兵聽到這山崩海嘯般的呼喊聲後,就象打滿氣的皮球被戳了一個孔一樣,士氣立時衰竭下去,被蒙古軍把陣線衝得七零八落,節節敗退。
“殺!殺!殺!”蒙古軍將士呼喊著口號,頂著雨點般密集的箭鏃,雙眼冒著紅光不要命的往宋軍士兵身上瘋狂砍殺,鋼刀上和他們身體上同時飛濺和揮灑著同樣鮮豔的鮮血,更有那瘋狂的蒙古士兵全然忘記自己不會水性,冒著隨時可能落水的危險跳上宋軍戰船,雖然他們很快被船上人數居多的宋軍砍成碎片,但是在臨死之前,他們卻能砍翻砍倒三四個乃至更多的宋軍士兵。面對蒙古軍如此瘋狂的攻勢,士氣接近崩潰的宋軍如何那抵擋得住?只在片刻之間,包圍蒙古運兵船的宋軍大小戰船就被衝殺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而陳宜中率領的宋軍旗艦和伍隆起帶領的幾條宋軍快船竟然在頃刻間被蒙古軍反包圍,形勢頓時逆轉。
“四王爺有令,幹掉宋人旗艦,勝利屬於偉大的蒙古大汗子民!”江岸上又傳來忽必烈新的命令,經過成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