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的話說就叫“夜生活”。
而過去的夜市指的是從後半夜開始,以天亮為限,天亮就收攤,百姓形象地稱它為“三更半夜撂地攤的買賣”。據說從晚清到民國在京師很是有名,如崇文門外的“東曉市”、宣武門外的“夜市”和德勝門外的“曉市”等。
潘家園的鬼市屬於老京城鬼市,凌晨4點來鍾就有人進入市場了。再談為什麼叫“鬼市”。一說晚清時期,時局動盪,國之將亡,皇帝都保不住,何況臣子們。許多清廷遺貴,破落富豪,家道敗頹後無以餬口,只能靠變賣祖宗留下來的那點家產苟且維生。但是總歸曾經顯赫一時,哪裡放得下架子丟得起面子?於是趁著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線,拿了古董偷偷到街邊擺攤販賣,既躲開了熟人還做成了買賣。京城是皇城,當年是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時破敗的顯貴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襲成市就是“鬼市”了。
又一種說法是鬼市開市時間早,天還沒亮,又沒有電燈,烏漆抹黑的,窮人打燃火石,富人提著燈籠,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簡陋的照明裝置下,人影穿梭停走,飄忽不定。鬼沒半隻,鬼氣先有了。再加上很多樑上君子也到此脫手一些見不得光兒的玩意兒,更有造假者趁亂兜售一些贗品,兩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後後總之是離不開“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管潘家園的鬼市到底是哪種出處,也不管可信度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