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小說:司馬懿吃三國 作者:打倒一切

紅黃夾雜啊?按照常理,漢宮殿瓦的漆色都應該是通體赤紅的,絕不會搞成像這塊瓦當一般不倫不類。熟諳史籍的他倆都知道,秦朝崇尚水德,所以其服飾旗幟均為玄色,碑銘文書亦是四字一斷,俱與水德之數相合;而炎漢之興,屬於“以火厭水”之革命,所以其衣冠旌旗均為赤色,樂府之詩均以五言為斷,這也是與火德之數相符。而這塊瓦當卻是在內裡那層紅漆之上又塗了一層黃漆,而那黃漆又因年深日久剝脫了幾乎一半之多,所以才顯得紅黃相間、好不蹊蹺。難不成竟是一塊宮瓦贗品?

司馬懿彷彿看出了諸葛亮和魯肅眼底的疑惑,仍是用雙手捧著那塊瓦當,一臉莊重之色,向他倆款款介紹道:“二位兄臺,這是當年大漢孝哀、孝平二帝時期長安未央宮裡的一片殿瓦它的底漆本是紅色的,後來奸儒王莽篡漢奪位,自詡以土德而厭炎漢之火德,稱帝之際卻又倉促間來不及更換殿瓦,於是‘宮闕殿瓦皆以黃漆塗染’。不料他這一逆天之舉卻招來了上蒼垂警,一夕之間風雨雷電齊下,殿瓦幾乎盡毀。其時,我司馬家有一位先祖名叫司馬良,正任黃門侍郎之職,見得天降警誡,便收集了這塊瓦當,以為天必佑漢的信物,棄官歸隱而去。這些年來,這塊瓦當就被我河內司馬氏作為傳家之寶,一代一代傳到了懿的手中”

聽到這裡,諸葛亮和魯肅都明白了他拿出這塊瓦當的寓意,臉上露出了深深感動之色。諸葛亮更是動容道:“司馬君一族代代忠良、傳禮來久,不愧是大漢名門,仲達更是孤忠勁節、迥異常人”

司馬懿點頭稱是,雙手高捧那塊未央宮瓦當,神態莊重地呈到諸葛亮面前:“劉皇叔與諸葛君俱是大漢之中流砥柱、蓋世之懷忠純臣,懿在此甘願以此瓦恭然相贈,並敬祝劉皇叔與諸葛君早日收復許都、光復漢業、再造太平!”

諸葛亮雙手將那瓦當恭敬之極地接了過來。他凝眸注視著它,用手緩緩地撫摸著那瓦面上的龍形紋飾,一瞬間,他心潮湧動,緩緩吟道:“黃漆硬把赤瓦汙,奸心費盡終不得。雨刷雲收日出處,還我炎漢真顏色!”

他的吟聲字字句句雄渾激越,聽得司馬懿胸中熱血沸騰、不禁道:“這詩作得好!吟得好!必將成為我大漢復興之千古絕唱!——諸葛君,那日在長坂坡上,懿早已見識了您和劉皇叔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出奇制勝的種種高招,張飛、趙雲兩位將軍的勇猛無敵,數千義軍的頑強拼搏,煙幕陣之設的獨運匠心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懿對你們日後匡復漢業抱有絕對的信心。懿一定守在許都朱雀門處衷心歡迎你們的仁義之師長驅而入。”

第2卷身在曹營,司馬懿暗通孫、劉第15章司馬懿密盟孫劉第104節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

聽著司馬懿如此誇讚劉備和諸葛亮,魯肅臉上不禁掠過了一絲不太自然的波動。他心頭暗想:你這司馬懿,怎麼一上來就給劉備、諸葛亮戴高帽啊?居然對我江東孫氏提也不提!他倆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完全就可以自行將曹操三十萬大軍趕跑嘛!又何必眼巴巴地要跟魯某到柴桑城去搬救兵於是,他有些暗暗帶刺地似笑非笑而道:“是啊!長坂坡一戰,劉皇叔與孔明等於重重包圍之中全身而退,委實難能可貴。只不過,可惜的是讓那曹賊終究掉轉馬頭奪得了江陵城去他畢竟還是勝了”

司馬懿聞言,目光一閃,直直地看向他來:“哦?魯君認為曹操如今奪得荊襄江北之境與江陵要害,便可算是穩操勝券了麼?實不相瞞,依懿之見,今日之如此局面,恰恰正是曹操此番南征走向失敗的開始!”

“司馬君,此話怎講?”魯肅笑容一斂,倏地緊逼了一句上來。

諸葛亮在一旁放好瓦當錦囊,拿起鵝毛扇在手中輕輕搖著,一言不發,也在靜靜地觀察司馬懿此刻如何回答。

司馬懿整了整衣襟,在席位上坐正了身子,開口徐徐說道:“兩位兄臺都是當世罕見的策謀之士,心中亦都自會清楚,曹操在今年年初之前能夠擒呂布於下邳、殄袁術於淮南、摧袁紹於官渡、破烏桓於白狼,東征西戰而所向披靡者,全憑他手中執有的兩大方略——一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二是借天子以納人心!然而,就在今年他悍然斬殺漢室骨幹之臣孔融大夫之後,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真面目已然暴露無遺,這也意味著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借天子以納人心的兩大方略已然崩裂!他已不再有先前掃平中原時以‘尊漢平亂’為名而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政治優勢了”

聽到此處,饒是魯肅心懷挑剔之念,也不禁暗暗點頭。司馬懿這話講得對。曹操殺了孔融之後,對他一貫刻意樹立的“漢室周公”形象造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