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2 / 4)

小說:司馬懿吃三國 作者:打倒一切

葛恪臉上一掃而過,神色仍是一片淡然:“愛卿越眾而出,便是為了進獻這一篇諂媚之詞嗎?孤王若不是念在你父親諸葛謹徵北忠謹有功的份兒上,定然是讓虎賁力士拖你下去杖責四十了!孤王豈能如你所言?何德何能堪當‘開泰稱帝’之天命?”

到了這時,張昭這才瞧出孫權、韋祥、諸葛恪等三人表演的是一出“連環戲”。他唇角禁不住掠過一絲輕蔑的微笑,閉住了口不言不語。

當張昭凌厲的目光盯過來時,諸葛恪只覺自己的臉龐似被一塊烙鐵“吱”地一響灼痛了一般,急忙很不自然地低下頭來,慌忙避了開去。

然而,臭蛋一旦裂縫,蒼蠅自會聞味蜂擁而來。這時,侍立在孫權輦側的黃門侍郎孫峻是孫權的同族後生,與諸葛恪年齡相仿,也探身上前奏道:“大王,微臣幼時在吳郡富春縣老家,便記得鄉里之間流傳著一首童謠,‘黃金車,班蘭耳;輳Р�牛�鎏熳印!��フ擼�頌熘�髡鬃孕《��諦褂諶思湟玻〔豢剎簧魈�玻∫牢⒊伎蠢矗�艘ケ閌歉玫庇ρ樵詿笸跎砩稀�

“對!對!對!這些吉兆都是應驗在大王您身上的”隨輦臣僚中有些人士也七嘴八舌地爭相說道。

孫權用眼角餘光偷偷瞥了一下張昭,見到身為百官師長的他仍是一副漠然無動於衷的模樣,眉頭不禁暗暗一蹙,心道:這個張子布(張昭的字為“子布”)看來也要當阻遏自己稱帝改號的吳國“荀彧”了麼?他心念一轉,便假意向孫峻等厲聲叱道:“汝等無知小兒,懂得什麼‘天之徵兆宣於童謠’?休要在此瞎說!”然後袍袖一揮,讓他們退到了一邊去。

靜默了片刻,孫權又一揮手,示意身旁的侍女們捧出一方長長的錦匣來,直送到張昭面前。他迎著張昭有些驚疑莫名的目光,緩聲而道:“張師傅,這是漢相諸葛亮讓他的使臣鄧芝從成都帶過來的一件奇物,孤王有請張師傅您垂目一覽。”

張昭不知孫權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聽他這麼一講,便注目看去:但見那錦盒輕輕打了開來,裡面竟是粗粗的一大卷絹帛拓圖。它鋪展開來足有六尺來長、四尺多寬,幾乎如同半個坐輦般大。拓圖上邊,清清晰晰地顯現著八匹駿馬凌空奔騰之象,當中一圈隸書大字,內容是:“天命有革,大討曹焉;金馬出世,奮蹄凌雲;大吉開泰,典午則變。”

“諸葛亮前幾日給孤王送來了這幅絹帛拓圖,聲稱是他的‘暗探’從偽魏涼州張掖郡玄川河中溢水而出的一座‘靈龜玄石’背上拓印下來的。他認為這是天降凶兆於偽魏,並解析說這‘大討曹焉’四個字已明明白白顯示出曹氏已為天之所棄、民之所離,希望能和孤王聯手結盟,東西並進,大舉興師討伐偽魏”

靜靜地聽著孫權的話,張昭雙手託著那幅絹帛拓圖,淚水泫然而下,兩肩也抽動得厲害,久久不能自抑。這二十多年來,他作為僑居江東的漢室孤臣,胸中所懷的興復炎漢之志始終未懈,今日被這讖文拓圖一激,更是令他情不自禁慨然動容!隔了半晌,他才終於慢慢定下心神,抬眼正視著孫權,緩緩而道:“偽魏篡漢自立,神人共憤,為天之所棄亦已久矣!如今上天垂象以明,老臣實在是喜不自勝啊!倘若老臣在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目睹偽魏之土崩瓦解,也亦是死而無憾了!”

說著,他臉色一肅,鄭重之極地向孫權說道:“大王,《黃石公三略》有云,‘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憂者,則享天下之樂;能救天下之禍者,則獲天下之福。’大王若能舉兵討滅魏賊,而為四百年炎漢復仇於一夕之間,則屆時順天應人、開泰稱帝,雖漢高祖、光武帝重生而不敢復居其上矣!老臣衷心之深意,懇請大王體察之。”

孫權等的就是張昭這番表態。這二十多年來,孫權從年近而立的青壯小夥兒在江東一直打拼到如今這鬢角染霜的半百老者,終於據有了江南四千裡疆域,安安穩穩地當上了“土皇帝”。他眼見得曹丕廢漢稱帝、劉備自立正位,心頭也癢癢的,著實想過一把被人山呼萬歲的“皇帝癮”了!但他知道自己若想由王晉帝、大吉開泰,就非取得像張昭這樣計程車族元老之支援不可!所以,他才煞費苦心地利用了漢魏之矛盾來牽引他們推戴自己——而自己亦可順水推舟地與蜀漢結盟,共討偽魏!畢竟,倘若自己開泰稱帝,偽魏自詡為中原正統,是一定會向自己極力發難的!這個時候,自己也只有藉助蜀漢的力量來化解偽魏的重壓了。他此刻聽罷張昭之話,臉上不禁露出深深的笑意,親切地說道:“張師傅之言,寄望於孤王者何其之高也!孤王心意已決,定與西蜀聯手結盟,共討偽魏,為漢復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