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3 / 4)

小說:司馬懿吃三國 作者:打倒一切

是,魏賊祁山大營被困,形勢危急,上有庸君曹叡驚慌失措逼他來救,下有輕躁悍將貪功冒進催他來戰,在這內外交逼之下,他是否能始終如一地把持住自己的獨見之明,也實在難說得很。司馬懿只要一時頭腦發熱離了上邽原前來交戰,便是我蜀漢大軍出奇制勝之絕佳良機!”

俗話說得好:敵之所憂,即我之所喜。這邊,諸葛亮為這關中地帶的霖雨天氣叫苦不迭;那邊,司馬懿卻為這天氣額手稱慶。這為期一個多月的連綿霖雨,為魏軍新任關中主帥的司馬懿贏得了摸清關中軍情、整頓關中軍務的大好時機。因為這雨,蜀寇的攻擊力受到了極大的制約,一時無力持續發動遠征奔襲;因為這雨,魏軍也不得不放棄了長途追擊,暫時停留在戰略要地裡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司馬懿就率領著他的五萬大軍屯駐在上邽原,一邊厲兵講武全力修整,一邊等待時機迅猛出擊。

上邽原是魏國關中地帶的軍屯重要基地,有稻麥之田數百頃,是供養十萬關中大軍的“糧倉”之一。此地距離祁山大營有千餘里路之遙,是祁山二萬駐軍最直接的糧草來源地。司馬懿率五萬勁旅從長安城出發之後,並沒有順勢先去馳援祁山守軍,而是先行到了上邽原駐紮下來,與駐守此地的徵蜀將軍戴陵會合,再伺機出兵前往祁山。然而司馬懿這一避實就虛、迂迴進擊的做法,招致了不少魏軍將領的不滿,他們認為司馬大將軍這是在有意避戰,不敢與蜀軍主力正面交鋒,實在是顯得有些膽怯。

這些將領的不滿,司馬懿也是心知肚明的。對這些一天到晚叫嚷著要打仗的部將,他心頭很是不悅。打硬仗是打硬仗,發牢騷是發牢騷。打硬仗你們未必行,發牢騷我是一點不行。仗打贏了,你們個個要跳出來搶功勞;仗打輸了,全由我一個人兜著。我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把你們放出去嗎?朝廷裡華歆、陳群那一幫死敵,正天天盯著我的所作所為從沒鬆懈過,我敢讓你們跑出去給我捅婁子嗎?司馬懿就這樣裝作什麼也沒聽到,依然我行我素,一邊下令召集士兵大面積地收割上邽原的稻麥,一邊又讓軍屯士卒做好秋稻的栽種工作。

這一日,霖雨不斷的老天忽然開了顏,晴了起來。司馬懿便召了張郃、戴陵、雍州刺史郭淮、驅蜀將軍魏平等一班關中將領專門前往現場巡視稻田耕種事務。一路上,戴陵嘟嘟囔囔地說著:“大敵當前,祁山危急,司馬大將軍不去救援,反而帶我們來看什麼勞什子的屯田這不是本末倒置、輕重不分嗎?”司馬懿走在前邊聽得清清楚楚,卻是當作耳畔微風輕輕吹過,毫不理會。

來到了上邽原山腳下那一大片稻田前,眾人放眼看去,偌大一片田地,卻只有十幾個鬚髮蒼蒼的老兵驅著四五頭耕牛在那裡彎腰耕作。司馬懿臉色一沉,走上前去,問離得最近的那幾個正趕著耕牛犁田的老兵道:“咦,這麼多田地,怎麼就你們幾位老哥耕作?”

老兵們看他一身精光耀眼的裝束,猜到他的來頭必定不小,個個光知道點頭,沒人敢答話。司馬懿又問:“耕得過來嗎?”有個老兵膽子稍大,搖了搖頭,說道:“耕不過來,不少田地都撂荒了。”

司馬懿皺起眉來,問道:“那些年輕計程車兵呢?哪裡去了?老夫記得太祖皇帝創下的軍屯之制中有這麼一條,每一個軍屯要地,都應該派出十之二三的青壯年士兵來從事耕作啊!”

那個老兵答道:“是有這麼一制度但是我們這裡的戴陵將軍一心只想著躍躍欲試到疆場上殺敵立功,天天帶著壯年士兵們去訓練作戰,就派了我們這些老弱殘兵留在田裡耕種。”

司馬懿聽了,不禁側頭瞥了一眼身邊的上邽原守將戴陵。戴陵的臉立刻漲得通紅。司馬懿沉默了片刻,肅然嘆道:“沒有讓該打仗的去打仗,讓該屯田的去屯田,這是老夫身為主帥用人不明之過也!”說著,他瞅了瞅老兵們的裝扮,也依樣學樣,挽起褲腿,將袍襟也掖在腰間,向稻田裡走去。部將和隨從們見狀,一時都呆住了。張郃急忙趕上前來問:“大將軍,您這是要幹什麼?”

“老夫要親自掌犁。怎麼,使不得嗎?”

“使得使得!只是現在這梅雨時節,田地裡寒氣頗重,大將軍褲腿高挽,萬一”

司馬懿揮了揮手,笑道:“嗨!老夫哪會那麼體弱嬌嫩?今日老夫親身耕作,就是要將老夫重糧養戰之意願,昭示於全軍!”

他一邊大聲說著,一邊扶起了犁,學著老兵們的樣子,口中開始“噢噢”地驅著牛。不料那耕牛欺生,根本不買他的賬,驅了一陣兒,田地裡那犁連窩都沒動。此時,聞訊趕來計程車兵們已人山人海,遠遠望著,發出了一陣陣的歡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