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城池,如今已經落入了三小姐的部屬掌控之中。
李密當然明白,只要他振臂一呼,滎陽城中的將士一定會群起呼應,他辛苦經營的滎陽城,沒有他李密的首肯,豈會那麼容易落入別方勢力的手中。
但這是兩敗俱傷的結果,並不是他想要的。
這一點,他明白,凌霜也明白,而這正是他跟凌霜談判的籌碼。
營帳中,兩方的人馬相對而坐。
大唐這方有魏徵,劉文靜,柴紹,馬三寶,潘仁和等人。
李密一方則是王伯當,蔡建德,杜才幹,房彥藻等人,昔日的當家都已經不在,死的死,散的散,對著對面那臉蒙黑紗,身材玲瓏浮凸的三小姐,他們臉上神情複雜。
就是這個身材傲人的女人,僅憑她一個人,就將整個瓦崗寨攪得天翻地覆,落得今天四分五裂的地步。
雖然這跟瓦崗寨本身並不像表面鐵板一塊脫不了關係,但這個女人能如此精準地洞悉瓦崗軍的弱點,並採用離間分化,暗中取代,悄無聲息地就將滎陽納入她的掌控之中,這種驚天的手段,簡直神乎其神。
儘管有些不忿瓦崗軍這麼多豪傑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裡,可沒有人不服氣,三小姐的威名,早就已經名揚天下,載在她手裡,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凌霜掃了他們一眼,聲音如出谷的黃鶯般動聽:“魏公,各位將軍出征歸來,小女子略備了些酒菜,給各位將軍接風洗塵。”
李密微微一施禮:“多謝三小姐。”
酒菜上來了,李密一方的人卻食不知味。
李密顯然已經接受了兵敗的現實,顯得有些落寞,沒有了往日那種捨我其誰的傲氣,放下了身段。
酒過三巡,氣氛冷淡,李密一方無人開腔提及招降一事。
還是劉文靜率先開了口:“李當家此次兵敗,與王世充結仇甚深,不得已投入我李家的帳下,實乃明智之舉,唐王一向寬厚仁慈,禮賢下士,李當家不必擔心屬下前程問題,唐王吩咐,只要瓦崗軍放棄抵抗,棄械投降,成為大唐部屬,各位一切官職照舊,待我大唐平定天下,再給各位論功行賞。”
李密眉頭一皺:“這位是?”
“鄙人劉文靜,唐王帳下一納言。”
凌霜在一旁介紹說:“劉將軍是我李家晉陽起事時的三位謀臣之一,深受我父皇重用。”
劉文靜聞言臉露自傲之色。
李密微微一笑:“原來是劉納言,失敬。”
李密身邊的王伯當冷笑一聲:“劉納言身居要位,自然是不將我等敗軍之將放在眼裡,不過劉納言可知,瓦崗軍雖然兵敗,卻也還有精兵數萬,投入任何一家,都將大大提升對方實力,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們李家並非好心收留我瓦崗軍,而是我瓦崗軍擇主而事。”
“劉納言可能以為我們瓦崗軍走投無路了才投入李家吧,在滎陽,李當家只要振臂一呼,瞬間就會成千上萬的將士百姓追隨左右,劉納言可知道在滎陽,魏公永遠是當之無愧的王,無人能取代。”
劉文靜不屑一顧:“論聲望,三小姐未必輸給李當家,論實力,一個月前,我唐軍一萬精銳已經入駐滎陽,掌控了滎陽軍營各部,別說你瓦崗殘軍沒有十萬,就算有,也已經是軍心渙散,士氣低落,比起我唐軍一萬精銳相比,戰力未必高得到哪去,更何況,你們軍中糧盡,我方堅守不出,你們奪回滎陽的機會萬中不足一,要麼就是西投王世充,要麼就是北上攻打宇文化及所在的魏縣。”
633 達成協議
魏徵在一旁介面說:“可瓦崗軍與王世充苦戰多日,死傷無數,早已結下死仇,就算李當家想要投入王世充帳下,恐怕最終也難免被王世充部屬排擠陷害的下場,唯一的選擇就是北上攻打宇文化及所在的魏縣,可惜又有齊州的竇建德虎視眈眈,小地方再難有作為,最後只能苟延殘喘,最後被竇建德吞併。”
劉文靜和魏徵兩人的一唱一和,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將對方氣得無不咬牙切齒,雙方的人馬你來我往,相互踩低對方,拔高自己,無關立場,只是為了贏得談判的籌碼。
聽著雙方唇槍舌戰,李密的臉色漸漸變得異常陰沉難看,眼睛望向凌霜,最後打斷雙方的爭執,說:“三小姐,我李密敗在你的手裡,心服口服,此番前來與你談判,並不是為了我個人榮辱,只是想為兄弟們謀個前程,李密相信三小姐能善待我瓦崗弟兄,至於其他人,七嘴八舌只會惹李某鄙夷,三小姐一句話,收或不收,李某決不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