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小聲叮囑其他人:“別跟他搶,躲著他點。”
“知道。”
一名臉上帶著疤痕,身上明顯比其他乞丐乾淨的年輕人正蹲在牆角,沒命地咳嗽著,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走到人群裡。
其他人見他來,都遠遠閃開去,不敢靠近他三尺範圍之內。
年輕人抬眼看了一下那後院大門,大門開啟了,幾個打扮光鮮亮麗的美麗小丫鬟從裡面走出,身後跟著幾個身穿制服一樣服飾的奴僕,抬著幾大桶熱騰騰的白粥和饅頭。
一群乞丐一擁而上,他也跟著擠了上去
喝完一碗熱粥,兩個饅頭,甄命苦感覺舒服了一點,躺在了牆角下,曬著太陽。
一個月前,他混在一隊難民裡,進了洛陽城,漫無目的在洛陽城裡遊蕩,無意中來到這座大院的後門巷子,看見這紅杏別院的後院門口,圍了一堆人,還以為是什麼江湖賣藝,玩雜耍的人在這裡擺檔,湊近一看才知道有人在這裡施粥。
這是一家名叫“紅杏別院”富貴宅子的後院大門口,宅子的四周圍被高大厚實,硃紅的圍牆圍著,裡面高樓幢幢,全都是四五層樓高的宏偉木樓。
據說,駕著馬車繞著這堵圍牆繞一圈,足足需要半個時辰。
每天早上,都會有幾個衣著光鮮亮麗的小丫鬟,開啟後院的門,從裡面抬出幾桶熱騰騰的粥水和饅頭,放在門口,派發給那些老弱病殘的乞丐們。
開始的時候,一些身殘體弱的老人婦孺能得到救濟,後來這事在洛陽城裡傳開了,各處的乞丐聞風而來,很快這裡便成了一些年輕力壯,好吃懶做的乞丐聚集地。
每天一到這個時候,這些人就拉幫結夥,堵在後院門口,等著裡面派食物的人出來。
有時遲了,一些人便破口大罵。
乞丐聚集得越來越多,僧多粥少,粥水漸漸地不夠分了,使得有些排在隊伍後面的一碗都喝不到,所以每天中午一到飯點,就有一堆人擠在門口排隊,生怕來晚了就分不到粥了。
甄命苦剛到這的時候,人生地不熟,渾身傷痕,飢寒交迫,餓得兩眼發昏,見有人派粥,也跟著其他人一起往前擠,哪知道這些人都是乞丐裡成了精的傢伙,一個個抱成一團,幾個人變成一個人往前擠,他一個人根本擠不過他們。
本來就虛弱的身子,兩天下來,連一個饅頭也討著。
終於在第三天的時候,被他擠到了前面,討了兩顆饅頭,沒想剛吃了幾口,就被一群人圍上來,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暴揍。
要不是那大院裡及時出來一個十幾歲的美麗小丫鬟喝止了這些人,他差點就成了一個饅頭釀成的血案男主角。
當時那俏丫頭看他被打得滿頭是血,怪可憐的,特地多送了他兩個饅頭一碗粥,他這才勉強活了下來。
後來,一些好心的乞丐見他初來乍到,不懂規矩,忍不住暗中提點了他幾句,甄命苦這才知道,原來在這個地方,乞丐也是有資歷和輩分的。
不拜山頭,不入幫會,隨便乞討等於是跟所有丐幫作對,到哪裡都會有人驅逐毆打,乞討分地盤,像這種每天都有人派粥的地方,是一等肥水地,能來這裡乞討的都是一些有頭有臉的乞丐。
他們大多數是某某乞丐同鄉會的長老級人物,身上除了配有不缺角的碗以外,還有一根竹竿。
竹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他靠乞討為生已經有些年頭了,相當於官階品級。
像甄命苦這種初來乍到,一沒資歷,二沒靠山碼頭,隨便排隊是要捱揍的。
只不過,這個規則弔詭的地方在於,他不能插別人的隊,不代表別人不能插他的隊。
說到底,這其實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規則就是暴力至上。
弄清楚這一點,他開始揍人。
17 頭要還是不要?
自從十幾天前甄命苦出手揍了一個欺負新來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乞丐後,他身上登時多了一股亡命之徒的氣質,很少有人敢再輕易招惹他。
如今的甄命苦跟其他的乞丐已經沒有多大區別,衣衫襤褸,頭髮蓬亂,鬍鬚拉碴,身上披著一張用稻草編織的蓑衣,蜷縮成一團,蹲在牆角,眼睛半眯著,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只是他跟其他乞丐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比起那些渾身散發惡臭,滿臉汙垢,一口黃牙的乞丐來,他明顯乾爽白淨許多,站在他們中間,簡直是乞丐中的貴族,顯得有些鶴立雞群,幾乎要亮瞎路人的雙眼。
每天早上,他都會早早地來到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