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1 / 4)

小說:洪荒養魚專業戶 作者:暖暖

裡受海洋季風影響的程度尤其地大,但這裡與筆架島隔海相望,方便於紫菜田等收成。

新村多是鹽鹹地,除了種地瓜外,根本不適合其它的農作物。看來,以後鄉親們只能靠“種海”謀生了,當然也有一部分村民打算移居漁澳鎮或縣城,反正怎麼說都算是“背井離鄉”,索性選擇到縣城去。

丁文是第二次來到新村址,不象第一次那樣走馬觀花,專門是來探尋水源。養殖離不開水,要在這塊鹽鹹地找到好水源、活水源非常不容易,在與包品之他們分開後,他一個人四處走走。

章守志和虞翠花昨天還在說,如果去年不把豐泉魚場盤出去就好辦了。那兒山青水秀,卻非丁文意屬之地,說到底除了懷舊的緣故,更圖的是方便出入青木戒空間。從老渡頭開始,避開小徑,沿著纖陌,走走停停,除了層層貧脊的山地,幾乎可以斷定這個地方屬於貧水地帶。

其實在缺少淡水方面,海洋與沙漠是相似的。丁文愈加想念桑家塢的那方池塘,現在連普通的淡水都緊缺,更不用談養鰻所需的高品質水,一整天的時間踏遍新村的地界範圍,結果令丁文掃興,只能寄希望於地下水源。

在淡水養殖方面遇到地理環境的困難,丁文又把目光投向十幾里長的沿岸,透過觀察岸邊潮汐的高低水位遺留痕跡,判斷是否適合圍墾建場。其實圍墾建場的最佳地方是沿海凹岸,一則節省圍堰投資。二則規避決堤危險,首要條件是這個地方的漲落潮的水位差必須達到要求,這樣才讓場子換水更加充分一些。

曲折的海岸,看似可以圍墾的地方不少,丁文稍微留意了幾處,算是今天的收穫。至於其他條件,只能多請教經常在附近摸海的人。

早出晚歸,當搭上回島的渡船時,丁文卻聽到包品之和楚婉玉他們大有收穫。桑家魚莊選扯基本定下來,就在離老渡頭不遠,有個叫獅子巖的地方。獅子巖從桑家塢看過來,象一隻盤臥在岸邊的獅子,就算大潮的時候也不能淹及其背,嗯,倒是個好去處,丁文只提醒包品之,此地臨風而立,應該多加考慮建築防風牢固的問題。

包品之說,獅子巖雖然是最佳選定,但經過鑽探後,如果出現岩石層斷裂嚴重,咱們絕對是放棄不用。虞翠花和楚婉玉口中念說著,千萬別出現問題,不然真要可惜了。

看來幾人的意見已經統一,比起當初自己所選擇的地點,似乎更有說服力。咦泡泡呢?丁文發覺一行人當中就漏羅元,問聲剛落,羅元提著許多購物袋,粗喘著衝進船艙,竟是藉著“公幹”的名頭辦私事去,說總算趕上渡船了。

買什麼呢?羅元將購物袋緊捂在身後,一付嚴防緊守的心虛樣子讓眾人起疑,這事兒直到第二天桑木蘭告訴丁文時,倆人肚皮都笑得抽筋。

第一四五章建設熱潮

在春雷還未響起的時候。桑家塢機械的轟鳴聲已不絕。

桑家塢碼頭臨時擴建,村內的公路正要修起,但這些都與桑家塢人無關。山上的樹、田裡的冬麥,還有房子甚至墳墓,在負責徵遷人員的清點,都化作一個現代商業最閃亮的符號錢。

這個吵得

養鰻場的花鰻鯢近日受驚不小,終於在個春雨的夜晚,丁文將它們送回青木戒的空間裡,而對章守志他們謊稱,這些花鰻鯢集體逃亡了。幾人聽了雖然心痛,但從那個單子還是獲益不少,心裡也就平衡多了。兩條中華鱘也被丁文要求送回去,以後如果想要養殖的話,可以從川湖兩省的飼養基地中購買魚苗。

桑春默默地看著這一切,跟丁文說他最關心的是“一滴泉”。紫菜田的豐收、吊網漁場的收穫,桑春知道這些都是來自神奇的“一滴泉”,如果沒有了它,將來不知道會怎麼樣?

丁文沉默許久,只說會找到代替水源的。

桑春神色茫然,因為神奇是不可代替。

鄉親們都很忙,這也許是鎮裡有意這樣安排。將大夥兒的注意力扯進丈量的數量方寸裡,而且新村的“三通一平”也開始動工,那是桑家塢人的新家園,人人都很關心。

沈清帶來葉振捷的邀請,說我省水資源豐富,只要丁文選中哪一方水泊、島嶼,他們就可以向省裡遞交專項申請,但丁文拒絕了,說老沈裡你真的想幫忙就把當年地質勘探的資料找來。

有條地下河從大巷貫過整個筆架島、由小巷奔往大海。如此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只要找到了位置,也許就能解決淡水的問題。難道那個傳說是真的嗎?筆架島被用於鎮壓那條惡龍,這條惡龍莫非是指這條地下河?歲月如流、滄海桑田,丁文可沒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