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加固堤壩的事,丁文催得緊,前幾天為了聽取海邊部分溝渠意見,專門派泡泡開車去省城接莫有棟。包品之現在全副心思轉撲上面,還抽空巡視其他建築現場。
丁文曾戲謔稱讚老將出馬一個頂仨。
包品之特意沿著水庫邊兜一大圈迎來,向著丁文鞠躬。
別墅的事本想等房子建好後再提,沒想到老章頭事先透露口風,受年紀大的人鞠躬,某人不習慣。
“包工啊,現在可安心留在桑家塢養老了吧?”
包品之點頭不迭,說等房子入住時,把老孃和老伴都接來,這裡的人好處。
丁文笑出一口牙齒,章守志拍拍包品之肩膀。
桑家塢人很排外,對章守志和包品之算特例,不過隨著接納的人越多,這種包容的心態會萌生,並逐漸生根發芽。
“都接來好啊,她們會與桑家塢老人們同等看待的。”
安頓完家事,包品之談起公事。
水庫堤壩、淨水廠和飲用水管道鋪設的工期只有6個月,爭取年底完工,讓村民們入住時都能喝上自來水。至於溝渠可以往後延一延,明年全部完成。
“包工你別想閒著,以後村道、小區綠化還得你操心。”
包品之拍著胸脯,人閒著會發慌哩。
新村建設,掏錢的事不少。村道和通往養殖場的道路是由養殖場掏腰包,這讓姚官和桑春又感動又高興,但綠化這塊的錢總得村委掏。
第五批魚貨要發車了,章守志聽到喇叭聲,步履匆匆。
這一整天,丁文就窩在新村這邊,由包品之帶著看看溝渠的方位,順便找合適建養鰻場的地方。
事實上,桑家塢新村的山地不多,要在短個裡挑個高的,確實有難度。二人實地走了一整天,發現還是獅子巖附近的地理環境最好,就是地方緊了些。
丁文有意把淨化廠與養鰻廠一併規劃,這又苦了包品之。
哼哼,淨化廠不就是幾塊洪荒空間的岩石麼?
某人的一張草圖讓包品之目瞪口呆。
水淨化廠的面積大幅減少,小到了極點,這也能行?包品之還是實話實說。
某人打包票,自來水的品質絕對國內一流,不相信的話屆時拭目以待。此言確確,包品之按捺下心中的疑竇,想來丁文斷不會用這事開玩笑,這事人命關天,關係到村民們幾輩人的福址。
黃昏,丁文來到新村旁的帳蓬群,裡面亂哄哄的,盡是嘈雜。
今年季風沒有如期來臨,大夥兒高念老天有眼,但桑春和姚官始終懸著心,每天都催著建築隊日夜趕工,內牆粉刷好的,就喊著村民儘早入住,至於內裝修就是各家各戶自個兒的事。
喬遷新居講究許多習俗,尤其在農村。首先選個黃道吉日和良辰,還要準備竹竿、鞭炮、新衣褲、兩桶水、磚頭、算盤和秤、斗燈、安床等等,這裡面有著不少寓意。比如算盤與秤,身背算盤,手提秤,象徵著會做生意,財源滾滾;掃把與畚斗;家庭主婦一手握掃把、一手提畚斗,意味著賢惠持家。
桑家塢人耕海為生,喜歡選個大水潮的日子,祈望的是財源如潮滾滾來。
丁文來到桑春家的帳蓬外,聽的多是喬遷事,探進一看,裡面滿是人,儼然成了村部所在。
“我們財神爺來了,什麼時候給大夥拉上自來水?”桑良叼著煙,扯大嗓門喊著。
這水源不是剛找到不久麼?丁文只能含糊答應儘可能在國慶前通水,坐到桑小正讓出的位置,與坐在對面的姚官點了頭招呼。
“投養殖場的事,大夥兒很踴躍,比紫菜田的事還關心,粗粗算了下,現有大概七八百萬吧,以後可能還會更多。”桑春在丁文坐定後,報出的數字倒沒讓丁文意外。
大夥兒的家底都通透,這樣平均一戶二三十萬,可這次補償款不少,每戶多少都有四五十萬。桑小正伸出五個手指,說他家投五十萬;桑良家三十萬、桑二虎十萬桑夏僅五萬。
眾目睽睽之下,丁文出聲了,是大夥兒自己投的,多少無所謂,就是不容許別人託的,養殖場不缺錢,剛賣了5000萬的大黃魚,這事大夥兒都聽說,所以不能白白便宜別人。
帳蓬裡突然一片沉靜,一雙雙眼睛都那麼驚訝和熱切,緊緊注視著丁文。
聽說是一碼事,得到證實又是另一碼事,5000萬的數目令人咂舌。
原來一百多畝的養殖場產值這麼高啊,那麼八百多畝但養殖場建場的工期需二至五年,大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