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1 / 4)

小說:洪荒養魚專業戶 作者:暖暖

不轉睛盯著電視畫面,小嘴兒還噘著呢。

似乎自己反倒成了閒人?

第二八一章被潛規則

採購黃花魚苗的三人組回來了,與去年相比,購苗的成本是去年十倍,這還是以俞有福老客戶身份的優惠價。一回到家裡,老章頭和父親就這事說開了。

“小文,你既然掌握了大黃魚育苗技術,怎麼說不培育就不培育?這花出去的錢都是大夥兒的,太可惜了。”不參與具體事務中,父親和母親不知道這些專案利潤是如何來的,但不育苗既是無意也是有意為之。無意是因為治療藍子的傷病,有意是因為若去探索洪荒世界,肯定需要一些年,總不能事事依賴吧。

母親不是滋味地說:“兒子這些年所賺的錢大部分又投進桑家塢,單單這座海洋生物展覽館需要六至八億。哎,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花出去容易,賺回來難,這個專案根據回報率需要20年才收回成本。”

老章頭也跟著囔囔,養殖場去年留下8千萬做為再備用資金,看來還是對的,也不知珠貝和螺旋藻需要多少投入,真要考慮養殖過程的成本,這筆資金算來挺緊張,幸虧咱們場的魚苗成活率在95%以上,拖欠魚料款也可以一年一結。

父親與母親嘶了一聲,面面相覷,終於恍然大悟。

母親驚訝地問,小春幾兄弟在去年不是大賺特賺?

魚料加工廠以桑家塢附近的草料為主原料,日常再購進冰凍的魚蝦混合起來,加工出來的溼顆粒料和幹顆粒料兩種,利潤無疑是十分豐厚。因此,大舅做主不收鄉親們的紫菜烘乾電費,也算反哺吧。

老章頭對大黃魚收益依舊信心十足,卻對螺旋藻和珠貝抱有不太樂觀的態度,因為這兩個品種養殖實在偏門,給人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

從瓊瓊反饋來的訊息稱,聘請北部灣當地的一個有經驗養殖珠師,珠師對於珠貝選擇品種與計劃截然相反。依原計劃,對於珠貝選擇只要求大的,不管它有多老,或已經被種珠多少次,只管購回來就是。而那位鍾姓的珠師認為,珠貝由自己親手培植的好,從幼苗開始,那得需要三五年時間。

冰棒女尤其關心這事,已勸說好幾回。

哼哼,需要三五年時間,那不等到人老珠黃了?讓瓊瓊按清單採購就是,哪來的十萬個為什麼?被咱這強硬的態度一轟,冰棒女頓時左右為難,說要不咱們親自去一趟,這可關係到養殖場今年利潤的新增長點。

去的話也要等老章頭回來,鰻苗的銷售擱給別人不放心。這不,老章頭和父親剛回到桑家塢,冰棒女已訂好了去往海市的機票,直接找上門。

海市具有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氣候的特徵,即便在春季,當地氣溫高達25℃,一出機場就感受悶熱撲面而來。三天的行程極為緊湊,還是小玉細心,替咱準備夏季的衣裳,否則這下可慘了。

來到這地方,青木戒失去神奇的感應,咱霎時又成為凡人了,幾個月沒冒的汗一個勁地湧出,幸虧冰棒女已著人安排好車輛和酒店。來到機場接機的瓊瓊,情緒牴觸很強烈,渾似把咱當空氣一樣不存在,當然無暇顧及瓊瓊的態度,得首先向家裡報個平安。

到了當地就馬不停蹄趕往珠場。

據瓊瓊介紹,這個珠場是當地數一數二的,一年產珠量達100餘噸,不過鍾珠師對桑家塢養殖珠貝的前景並不看好,除了水文、氣候條件不適合外,當地缺少養珠的氛圍,自然也缺乏種珠的技術人員,更主要的是珠貝從產苗到插核沒有形成一條產業鏈。

少見多怪,聽到咱的嘀咕聲,冰棒女笑了起來,說某些人把大珍珠當頑石,還真地捨得砸碎成珍珠粉,知道一個珠寶店的老闆怎麼講嗎?這是少見的夜明珠啊,碎片也值錢。

瓊瓊這下沒話說,恨恨地瞪來一眼。

在珠場的會客室裡,鍾珠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挺擺架子,與人握手也表現出不冷不熱。可以理解,五十來歲的人了,據說插核養殖技術在當地是一流,不牛一點還怎麼混,更何況面對三個外行而年輕的娃?

鍾珠師先丟擲一番理論,聽起來十分有理,緊接著提出他自己的待遇,年薪200萬再加20%紅股,以後珠貝場的所有計劃都要遵照他的執行。理論就是為自己的待遇做佐證,冰棒女不動聲色,瓊瓊抿了抿也不說話。

“鍾師傅,聽說技術現在已經革新,育珠不需要那麼長時間吧?”

“到底是你懂,還是我懂?育珠是隻要一年,但珠貝需要一定育養期。年輕人,一口氣不能吃出胖子,凡事慢慢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