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那個被潘爸稱呼老龐的中年人用好奇的眼光看著潘正嶽,在他身旁走了幾圈,上上下下看了幾遍後說:“老潘,你這個兒子的筋骨不錯,是個練武的材料,你的運氣真好啊哈哈哈”

其他人也紛紛用讚賞的眼光看著潘正嶽,都開口說他的確有一副練武的好筋骨,難得,難得

連續被幾個中年男子稱讚,潘正嶽低頭看了自己有點軟的肚子和手腳,實在是看不出來自己哪裡的筋好、骨好。

清晨的空氣十分涼爽,寺廟裡的人數大約十七、八個,幾乎都是中年左右的男人,少數一兩個才是三十歲以下。

除了幾個長得比較像流氓以外,大多數人的外表都沒什麼特色,是普通上班族的模樣。

“哈哈哈老潘,你帶正嶽來啦,好好好”

一陣宏亮豪爽的笑聲從寺廟後頭傳來,王館長走了出來,後頭還跟了幾個人,每個人手上都提著武術器材,也有幾個人推著手推車,推車上頭有幾個像是水缸的東西。

看見他們出現後,榕樹下的人都走上前幫忙搬東西,把東西擺放在大庭院一旁。

那是幾個陶製大水缸,最大的超過兩人合抱,最小的只有大約三十公分直徑。潘正嶽好奇的走過去看,一靠近才發現不只如此。

其中有幾個水缸根本不是水缸,而是由木頭雕刻而成的壺狀物,木壺的厚度不過十幾公厘,體積也不大,看起來與其說是水缸,倒不如說是比較大的盆栽用的盆子。

“爸,這有什麼用?”

潘正嶽側過身去,好奇的問。

潘爸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只是露出一抹“你等等就知道”的表情。

“今天你第一次來,先看看我們練習。”

潘爸對潘正嶽交代幾句話後,就跟著其他人往前走去。

王館長走到所有人的前頭,說:“今天我們還是練習上次練過的輕功。”

輕功?潘正嶽突然聽到一個既熟悉,卻又令人覺得突兀的名詞,原本正觀察四周環境的他把注意又拉回王館長那一頭。

輕功那東西不是隻有武俠小說裡頭才有嗎?怎麼會有人真的去練?要怎麼練?連續好幾個問號從他心裡冒出來。

此時王館長又說話了:“大家練習輕功必須記住訣竅,靈、空、巧,氣足、神足、精足!”

什麼靈空巧、氣神精足,幾個生澀的名詞讓潘正嶽聽的腦子裡滿是問號,優等生的他不習慣聽見自己不懂的東西,在學校養成了習慣,任何不懂的東西都要問,要不然考出來就慘了。

雖然學測不會考輕功的由來或是訣竅,但習慣上還是讓他忍不住發問:“真的有輕功嗎?”

他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回過頭來看他,潘正嶽一愣,嘿嘿尷尬笑了幾聲,反正話都問了,就等著王館長怎麼回答。

“哈哈哈,老潘,你兒子很好學啊,問了一個好問題。”

王館長的笑聲相當宏亮。

潘正嶽從來沒有聽過那麼響亮的笑聲,隱約好像可以聽見外頭的回聲。

其他人倒是都露出了笑意,當初會來學輕功都問過這個問題,潘爸也是,今天潘正嶽又問了同樣的問題,這可是有趣的巧合。

“我告訴你們,就像我以前說過的,武,是練的,不是說的!”

王館長收回笑聲,沉聲繼續說道:“歷史上的講功壇不少,但是真正很成功的人只有一個,他叫歐陽秋。”

所謂的講武,即是把武功用“說”的教出來,讓練武的人改變自己的缺點。

俗話說“說的簡單,做的容易”這句話在練武上頭可不完全是對。

根據臺灣知名作者張大春書中記載,民國十七年,也就是西元一九二八年,一個居住在山東的練家子歐陽秋帶著妻子顧氏,以及獨生子歐陽崑崙,千里迢迢來到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武術考試”想憑著自己正宗北派螳螂拳的武藝取下“全國第一武士”的頭銜,從此之後光宗耀祖,魚躍龍門。

但他遇上了北京自然六合門的名師萬籟聲,兩人一陣對壘之下,歐陽秋卻叫那萬籟聲一記“通天炮捶”給打落了牙齒,敗下陣來。

從此,他試圖憑著一身好武藝名揚江湖的念頭就破滅了。

不僅如此,受萬籟聲一記重招的歐陽秋在下臺後卻連連吐血,還沒休養身體,又意外的遇見一個相當獨特的武林隱士魏誼正。

魏誼正與歐陽秋雖然只相交不過一兩刻鐘,但卻把祖傳武功“無量壽功”的紙本秘笈慨然相贈,接著遠揚而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