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處,便爽快地應承了下來,令人吹響了集合地號角,待得三千精騎集合完畢之後,將清帝派人來培訓火器戰術之事說了一番,又將齊浩然等人介紹了一遍,這便傳令各級官兵按級別各自跟著教官而去。好一通忙碌之後,一場聲勢浩大的“洗腦”活動就此開始了
遠卓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帝自吉蘭泰前線大營所發之聖旨抵達京師,昭告天下:各部、各地之奏章全由留京之四軍機處理,並報總理大臣怡親王允祥稽核,最後交由監國阿哥弘曆批示,由總理大臣怡親王允祥督促辦理。此聖旨一出,滿朝皆驚,人人都以為胤祚是看好弘曆,要全力培養此子地,不少的朝臣心中都開始盤算著要如何找個空子去弘曆面前表演一番,拉拉交情,也好將來得個從龍之功。只不過還沒等這幫子朝臣開始行動,正月二十七日,聖旨又到了,唔,說是聖旨怕是有些不準確,其實就是監國阿哥弘曆的一份摺子被明發了,那上頭還有一個巨大的硃筆大叉,顯然是胤祚憤怒之下所為,但並沒有處置弘曆的旨意下來。
聖上何意?除了有限地幾個朝臣知道內情之外,大多數的朝臣都糊塗了,鬧不明白胤祚究竟想幹嘛,先是給監國阿哥批摺子的權力,接下來又將駁回弘曆的摺子明發,故意給弘曆一個難堪。按常例,聖上若是將駁回朝臣的摺子明發的話,那就代表聖上對此人極度不滿了,那幫子御史們也就該準備著上本彈劾這名官員了,可現如今倒好,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都看著別人會如何做,不過關於聖上力挺十三爺,怒斥大阿哥的事兒卻傳得沸沸揚揚的,人人都在傳監國阿哥弘曆可能是要倒大黴了,二阿哥弘揚的名氣陡然之間便甚囂塵上,大有繼位者該是二阿哥之風雲,就連當初弘揚曾是王世子,又曾被康熙老爺子看重的舊事都被挖掘了出來,京師裡地熱鬧終於開始了。
不過,不管朝臣們怎麼想,流言怎麼傳,大阿哥弘曆卻沒有絲毫的變化,該合議的時候合議,該批摺子的照舊批摺子,宛若無事人一般,臉上卻總是掛著微笑,誰也瞧不透他在想些什麼,當然,也沒有多少人敢去問個究竟,這事兒就顯得更是蹊蹺了些,終於,到了最後還是有人忍不住跳出來了廉親王允新納地側福晉剛生了個胖兒子,要擺滿月酒,請監國阿哥弘曆賞光。
第395章同類項
語法中有同義詞之說,數學上也有相似形之意,邏輯上還有個同類項的由頭,在現實生活中若是兩個人極為相似,往往用一句話來表述就像一個模子裡倒出來似的,從各方面的外在情況來看,弘曆、允這叔侄倆就是一同類項:同樣都是俊朗的外表,儒雅的風度,就連笑起來的樣子也相似得很;允的母親是辛者庫的賤奴,只因某日康熙老爺子酒後亂性才有了允的出生,而弘曆的母親出身青樓,儘管是清倌人,可比起辛者庫的賤奴來說也強不了多少,這一大一小兩同類項湊一塊兒,那可就有些樂子可看了。
“哦,弘曆來了,快,屋裡頭坐去。”弘曆剛下了轎子,早就得到訊息依然等候在大門外的允急走幾步,迎上前去,滿面笑容地柔聲招呼道。
弘曆快步地走了幾步,又矜持地頓住了腳,躬了下身子,同樣是滿臉迷死人不賠命的笑容,拱著手道:“八叔,小侄來遲了,叫八叔久等了,還請見諒則個。”
“說哪的話,弘曆你能來八叔的蝸居,八叔家裡可是蓬蓽生輝啊,來,進屋再好好敘敘。”允很是客氣地揮了下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八叔,您先請。”弘曆緊趕著客套了一番。
這叔侄倆好一番客套之後,總算是並著肩走進了內院,那裡頭早坐滿了賓客,就等著弘曆這位主客的到來了。偌大的廉親王府內今兒個到處都充滿了喜慶的氣氛,上門道賀的朝臣們少說也有二、三百位的,品級高地就在正廳裡陪著,那些三品以下的就只能擠在院子中臨時搭蓋起來的盧蓬裡湊數,各家各府送來的禮物擺了開來。愣是將一個偌大的花廳都擠得滿滿當當地,啥新奇玩藝兒都有。看這等熱鬧的架勢,這場滿月酒比起當初允的世子弘隆滿月之時半點都不差,甚至還超過了不少,所差的就是允那幫子兄弟們全都是禮到人未到而已。
弘曆是當今大阿哥,雖暫時還沒有爵位,可身份卻是尊貴無比,自然該是坐主桌。那滿滿當當地一桌子人不是八旗顯貴就是皇室宗親,此時見到弘曆、允這叔侄倆走了進來,都緊趕著起了身,招呼著,馬屁之聲大作了起來。
“各位大人,在下年幼學淺,實當不得各位大人的抬愛,在下惶恐不已。”弘曆滿面春風地跟各家顯貴們打著招呼,遜謝不已。
“大阿哥客氣了。您身為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