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威字號纏住了英格蘭艦隊地旗艦,雙方艦隊的前、中兩線已經殺成了僵持,大清前線艦隊已經成功脫離了戰場,實施納爾遜戰法的條件已經成熟,唯一的關鍵之處在於“演龍”號能否頂住艘敵艦的攻擊。從而為大清前線艦隊的機動迂迴爭取時間,若是“演龍”號頂不住,潰逃了,或是被擊沉了。那麼原先正攻擊“演龍”號的四艘敵艦必然會向戰場中央靠近,如此一來,大清前線艦隊不但無法衝破英格蘭艦隊的戰列線,就連原先局面佔優的三艘威字號都將遭到敵優勢兵力地沉重打擊,若是如此,大清海軍必將面臨著全軍覆滅的慘敗之局。
“演龍”號是艘中型戰艦,共有火炮六十四門,除開前後各兩門炮外,能投入攻擊的只有三十門火炮。而面對著的是英格蘭海軍地一艘一級戰列艦、三艘二級戰列艦共計一百九十二門火炮的狂轟亂炸。儘管清軍後裝拉繩式火炮的射擊速度要高出英軍的前裝舊式火炮一截,但是面對著英格蘭方面壓倒性的火力優勢。開戰不到一刻鐘,“演龍”號已經是損傷嚴重:主桅斷折、船身處處破損,全船多處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