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3 / 4)

題只怕沒人答得上來。一干子太醫都說聖上時日無多了,可老爺子偏偏就是還挺著,倒把一幫子阿哥們給急得像熱鍋上地螞蟻一般,不但京師裡的阿哥們急,就連在外頭領著兵地老十三、老十四也急,這哥倆個可是一日三報馬地來往于軍中與朝堂之間,其實也沒什麼軍務要報告,只是探問一下康熙老爺子地病情如何而已。大傢伙都等著康熙老爺子去了的那一天好動手了,問題是老爺子偏生就是不肯死,你說這不是讓人鬧心嗎?

自打康熙四十七年八月初三,老爺子最後一次上早朝後。整個朝局倒是穩了下來,可政事卻積壓了一大堆,無他,老爺子自個兒早就不理事了,也不回皇宮,徑自住進了暢春園,別說批摺子,接見朝臣了,就連阿哥們進園子請安都見不到老爺子的面,一幫子上書房大臣如今也只剩下張廷玉一人。各部尚書中禮部、戶部、工部、海關全沒了頭兒。朝局基本上是一罈子死水了,大小官吏也都懶散了下來,反正幹不幹活兒也就那樣,壓根兒就沒人管著。

這些日子以來,可以說是胤祚踏上朝堂以來最悠閒的時光了,至少從表面上來說是這樣的,即用不著上朝,也用不著理政,更不用跟阿哥們唇槍舌劍地互相擠兌,既然是奉旨閉門讀書。胤祚索性連上門拜訪地大臣們都不見,每日裡不是跟妻妾們廝混就是考核兒子們的功課,要不就是跟逸雪郡主瞎胡鬧,萬事不理的樣子,倒也逍遙得很,反正該做的準備早就做了,該安排地人手也早就安排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再說了,萬事還有一幫子智囊、奴才們去忙碌著。能及時行個樂又有何不可呢?

時光匆匆,轉眼就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底,雪早就下過幾場了,天冷得很,這一日胤祚懶得地睡了個懶覺,直到巳時一刻才起了身,在丫鬟們地服侍下更衣梳洗了一番,又由春蘭陪著用了早膳,剛想著今兒個是不是該陪逸雪郡主到後花園去堆雪人、打個雪戰啥的,突地跑來一個小丫環,上氣不接下氣地報告道:“主子,聖旨到了。”

聖旨?胤祚愣了一下,也顧不得放下手中的銀筷子,忽地站了起來,對小丫環交待道:“去,通知鄔、林兩位謀士到內書房準備儀式,本王這就去接旨。”話音一落,隨手將手中的筷子往地上一扔,顧不得小逸雪的撒嬌,急衝衝地便往大門口走去。

來傳旨的是老熟人李德全,胤祚深吸了口氣,跪倒在早已佈設好的香案前,心中頗有些揣揣不安,不知道老爺子這道旨意所為何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毅親王胤祚即刻進暢春園面聖。欽此!”李德全面無表情地宣讀完詔書,雙眼低垂,也不接胤祚遞過來地銀票子,只是淡淡地說道:“王爺,請吧,聖上正等著您呢。”

我靠!老爺子這麼急著找老子有啥事兒?娘地,李德全居然不要錢了,這狗都改了吃屎地習慣了,媽地,老爺子該不會是設下一個鴻門宴等著老子吧?胤祚雖是一身武功罕逢敵手,可要他在一幫子大內侍衛的圍攻中逃出來,他還沒自負到那等地步,別人不說,光是陳天遠老爺子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大冷天的,胤祚一著急,滿頭的汗都冒出來了,看了眼李德全身後的那幫子大內侍衛,卻發現陌生得很,一個個面白無鬚,顯然都是太監假扮的,可偏生個個眼中都是精光閃閃,顯然都有一身的好內力,如此大的動靜更是讓胤祚心中疑雲大起,略一沉吟道:“本王今兒個起得晚,還沒用早膳,肚子著實有些餓得慌,李公公稍候片刻,本王讓下人傳個話,帶些早點路上用可成?”

“王爺,園子裡有御膳房,王爺就到園子裡用好了。”李德全毫不通融地說道。

,這他媽地是搞啥名堂?押解犯人也不是這麼個押法。胤祚心中有火,可也不好當場發作,想了一下,回過頭來對跟著自己的清松交待一句道:“清松,你就不必跟著去了,回府裡頭交待一聲,說本王不一定回來用午膳,不必備本王的份了。”清松是胤祚手下第一高手,他若是跟著陷在園子裡,胤祚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了,倒不如讓他留下來,由鄔、林二人去安排著用,反倒能起大作用。

清松一身的武功不在陳天遠之下,比胤祚還要強上不少,他自然也發現那幫子所謂的大內侍衛個個都是太監,還是武功高強的太監,一聽胤祚的話,便明白了其中地意思,也沒多說什麼,只是躬身應諾了一聲,轉過身便回了王府。

待得清松去後,胤祚長出了口氣,對李德全點了下頭,喝了一聲:“起橋!”一躬身進了大轎子,由一幫子王府校尉、長隨之類地陪著便往城外的暢春園而去。

園子還是那個園子,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