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3 / 4)

兄弟,微笑了一下道:“從即日起,弘曆、弘揚都跟著上朝聽政好了,朕乏了,方先生留下,爾等跪安罷。高年英,安排軟轎送林中堂回府。”胤祚發了話,一起子朝臣們立馬各自磕頭請了安,散了去。

“方先生,朕地安排沒什麼不妥罷?”待得眾人退出了大殿,胤祚看著方靈皋問道。

方靈皋雖不是雷霆計劃地制定者,可也曾詳細地看過那份計劃,對其中的戰事部分雖不太瞭解,可大體上還是知道的,此時聽胤祚發問,方靈皋笑了一下道:“聖上,臣不通軍事,也不懂外務,聖上這是問道於盲啊。”

扯,這老方也真是的,明知道咱問的根本不是雷霆計劃之事,而是弘曆此舉的目的何在,這老兒卻故意偷換概念。胤祚皺著眉頭道:“朕問的是什麼靈皋先生心裡有數,還是直說好了,朕不想猜謎。”

“臣暫時還看不透,不過想來跟國庫歲入有關罷。”方苞攤了下手道。

“嗯?”胤祚立時皺起了眉頭跟國庫歲入有關那自然指地是政務,可弘曆怎知道咱一準會派弘揚去協助老三,從而給他自己留下個參與政務的機會,還有,弘曆又如何能知道咱一準要開始清理政務了呢?

話說小六剛得了個女兒,正得意地跟手下吹噓著,突地聽到曹春燕一聲獅子吼:“洗尿布去!”小六哭喪著臉道:“朕是皇帝,何來洗尿布之說。”曹春燕大喝一聲:“忙乎了半天就那幾張月票,還不去洗尿布更待何時?”

小六高聲吶喊:“兄弟們快給月票成不?朕不想洗尿片子啊!”

第430章宦海起波瀾(上)

遠卓三年十月初三,內廷詔書如同雪片般飛出,十數道詔書無一經過朝議,完全出自聖裁,其內容之廣泛,寓意之深遠大大出乎朝臣們的意料之外,滿朝文武為之震動,這十數道詔書的頒佈標誌著遠卓帝聖躬獨裁的開始:

軍制改革開始啟動:原有兵部變革為參謀總部、後勤總部、海軍部、陸軍部四大塊,統一歸軍機處領導;大清水師更名為皇家海軍,原有官銜全面廢除,新設官制為海軍元帥(空缺,戰時方任命),將軍(上、中、少,準),校官(上、中、少),尉官(上、中、少),軍士(上、中、下),列兵(一等、二等);原有之大清四大水師改為四大艦隊;在原有之上海、天津兩所航校的基礎上加設青島、泉州兩所航校,從即日起所有海軍軍官均須從軍校畢業生中選拔,軍校生來源為八旗保薦及面向全國招考,凡立戰功之士兵可以保送入航校學習,海軍事務由十四貝子允負責執行。陸軍:八旗各地駐防軍、綠營暫時不加以變動,原有之火器營由原本的一萬三千人編制擴編成十萬大軍,分兩年進行,第一年擴編為四萬大軍,第二年完成原定之十萬編制,所需之兵員由豐臺大營及西山健銳營補齊,火器營更名為皇家陸軍;即日起在香山設立陸軍軍官學校及陸軍軍官學校預科,凡皇家陸軍之軍官均須從軍校畢業生中選拔,軍校每年均面向全國招考;預科學校生員大部由八旗保薦,餘者面向全國招考;預定至遠卓六年止,將陸續設立金陵陸軍學校、南昌陸軍學校、廣州陸軍學校等三所陸軍學院;遠卓六年之武舉照常進行。勝選之人暫不授武職,轉入軍校學習,其後不再設武舉科目,所有軍官全部來源於軍校畢業生;預定至遠卓六年,全國各地駐防軍、綠營將全部整編為火器部隊,併入皇家陸軍;逐步消減軍隊人數,將從目前的一百五十萬消減為八十萬正規軍,餘者將編成地方守備部隊。此項工作由軍機處總領,並交由軍機大臣馬齊、張廷玉、原火器營統領王長泰、副統領齊浩然共同負責實施。

外交:來華之蠻夷由誠親王允祉、二阿哥弘揚協調禮部、理藩院共同負責接待及談判事宜,詔令兩廣總督徐潮即刻派員護送英、荷兩國使節團入京遞交國書。使節團之行程由禮部負責策劃並報軍機處稽核。

科舉:孔聖人提倡之六藝今僅存禮、樂、書三藝殊為不妥,故自遠卓六年大比起加考一門數論以示尊孔之餘韻,詔令刊行數論三冊發行天下,所需資費由國庫及帝之內庫撥予,各地生員均可免費得之,各地學政須嚴加督促,從遠卓五年之童試起加考數論。

這一系列的詔書如同重磅*般砸得朝廷六部官員暈頭轉向。不過真正耐人尋味的一條詔書卻是:聖上召早已稱病在家、近半年未曾上過朝地雍親王允縝入宮覲見,一起子朝臣都以為八爺倒了之後,聖上這是準備拿四爺開刀了,一時間人心惶惶,跟四爺走得近的自然無須多說,即便是那些跟允縝沒什麼來往的朝臣也生恐捲入其中,人人自危不已。

“曹先生,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