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4 / 4)

,一任不如一任,河工已是糜爛至極,這其中原因眾多:

首先,河工是件技術活兒,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河工主管者,不但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得有長期的實踐經驗,這可不是隨便看了幾本前人治河的小冊子就能成的,大清朝現有的河工官員在素質上壓根兒就不合格——一群將畢生精力花在四書五經上的書生哪有時間去鑽研河工,基本上都是些半路出家的貨色。

其次,機構的設定也極為不合理:為了體現河工的重要性,大清自打在北京立朝開始就設立了河道總督一職來主理河工事宜,這原本是好意,不過卻出現了一個有些怪異的局面——工部主管的是天下的建築、水利,按理來說河工也屬於工部的該管範圍,可現下河工的管理是獨立出去了,但造價預估、核算卻依舊由工部管著,這兩家之間扯皮倒灶的事兒那就少不了了。再者,現行的河工管理是分段責任制,各段的官佐良莠不齊,河堤的修繕能力也就天差地別,這河工的質量可就問題多多了。

第三,河工機構龐大,人浮於事,能員幹吏沒幾個,貪官汙吏倒是車載斗量海了去了——雖說每一任河道總督都是由康熙老爺子特簡的人選,可下面那起子官員的來歷就複雜了,每一任河道總督都會往機構內塞一些自己人,再加上朝中顯貴們的門人弟子、阿哥們的門下包衣奴才之類的更是多得不得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