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銅四鉛六雖說制錢的筆畫稍模糊一些,然可杜絕錢法之弊端,不失為利國利民之舉,臣請聖上明鑑。”上書房大臣王率先站出來附議。
戶部侍郎年遐齡也出列道:“聖上,臣以為馬大人之言可行,請聖上明鑑。”年遐齡一出,老四在朝中不多的幾個奴才也紛紛出列附和起來,一時間倒也有些熱鬧。老八將這蓋子掀起來後便一臉子平靜地跪在大殿前,再也不吭一聲,彷彿這摺子不是他所奏的一般,他在等,等著胤祚出手。
康熙老爺子看了看跪倒在大殿上的那些子大臣,沒有表態,微笑了一下,看向默默不言的張廷玉道:“衡臣,說說你的看法。”
張廷玉剛受了一場無妄之災,原本就寡言慎行的他更是小心謹慎起來,原本沒打算發言的,可康熙老爺子問了,他也只能上前道:“臣以為馬大人之言固是可行,但其中似乎尚有不妥之處,臣一時間還琢磨不透,臣恭請請皇上聖裁。”
嘿,都說完了吧,該輪到咱上場了。胤祚大步出列道:“皇阿瑪,兒臣有本上奏。”
第223章 給老四一悶棍(四)
這幾年來胤祚在朝堂之上發言並不算太多,可每每一出手就是重拳,從上火耗歸公摺子開始,那一次不是大有所為,在朝堂爭議中素來獨樹一幟,也始終沒遭遇過對手。這會兒眾大臣眼見胤祚再次站出來了,長心眼的朝臣就明白這回胤祚怕是打算跟胤開戰了,阿哥們之間的爭鬥歷來兇險,沒事兒誰也不想去招惹池魚之殃,原本有些個大臣還打算出列發表一下看法的,到了此時也都憋了回去,大傢伙都想看看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親王阿哥又能拿出啥好主意來。
胤原本就被老八的突然襲擊打暈了頭,好不容易有馬齊這個老戶部尚書出面頂住了,剛自送了口氣,冷不丁瞧見胤祚站了出來,剛鬆下來的心立刻又揪了起來,再偷眼看見老八嘴角上那絲詭異的微笑,心頓時沉了下去,心中已然清楚自個兒正面對著一個險局,佈局的人正是胤祚、胤這哥倆個,瞳孔一陣猛縮,面色頓時青了起來。老三一見胤祚站了出去,嘴角一彎,偷偷地笑了一下,看了看胤祚,再瞧瞧老八,順帶瞅瞅老四,心中隱約猜到將會發生何事,“手中的悶棍”可是準備好了,就等著老四落了水,他也要敲上幾下的。
嘿嘿,老四這臉色可真是好看,該是猜到了些什麼,以為咱跟老八聯手擺他一道了,哈哈,爽,老四啊,老四,你小子也有難受的時候了,這才剛開始呢,往後的日子還有你忙的呢。胤臉上的神色胤祚都瞧在了眼裡頭,心中可是爽得很,神清氣爽地走到胤身邊跪下道:“皇阿瑪,兒臣以為馬大人的提議只是治標不治本。甚或是飲鴆止渴之道,兒臣以為銅四鉛六雖能降低不法銅商之暴利。但依兒臣所知,融錢鑄器之利高達數十倍,馬大人所言的降低銅之比例並不足以讓不法銅商放棄此項營生,甚或可能為得到原本之利而加大收購銅錢地力度,故此。馬大人之言兒臣實在不敢苟同,至於加大打擊力度,雖能奏效一時,然也不是根治之法,現我大清之律法不可謂不嚴,但鋌而走險之輩卻依舊不絕,實是因其利過巨之故。”
胤祚之言句句打在馬齊所上之策的要害之處。且全都是實話。眾大臣至此不由地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說實話,官商勾結融錢為器都是地方官吏地營生,這幫子大臣在地方任職時也沒少幹過,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關竅的,也算是官場的潛規則之一,不過這會兒大傢伙都已經入朝為官了,這項營生跟他們已經關係不是太大,當然也不是完全沒關係的地方上送上來地冰碳敬裡頭很大一部分錢都是從此項營生裡頭來的。朝臣們雖有些不滿胤祚、老八把這事兒在朝堂上挑明,可哪有那個膽子敢跟兩位阿哥王爺過不去。那不是找死嗎?低聲議論歸議論,可也沒哪個人敢出來說些什麼的。
聽完胤祚的話,康熙老爺子原本平靜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沉吟了一下道:“小六兒,既然你認為馬大人的法子不中用。朕倒是想聽聽你地見解。說吧。”
“是,皇阿瑪。兒臣以為當今之錢法、幣制弊端極多,然要想一時革除也非易事,兒臣以為錢法乃國家歲入之根本所在,斷不容有失,兒臣有本啟奏皇阿瑪:錢法者,國之根本也,當以金、銀為本位,以國家歲入為考衡,以流通數量為依據,設立中央銀行以調控,以國家銀行為利器,方可根治錢法之弊端。銀行者,與錢莊相類似,為儲存、放貸為盈利之手段,然不同之處在於錢莊發行地是銀票,而銀行發行的則是流通之金銀幣乃是紙幣,實為便民之舉措,但欲得其利須得先功其器,若不然則有天下大亂之禍。兒臣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