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近,肉眼都能看見船上不少倭兵正揮舞著飛爪之類的攀爬工具,喬海龍是真地急紅了眼…一旦進入接舷戰的模式,清軍的火炮就成了擺設,以倭兵的數量就是拼人數也能將大清水師全部拼光。
演字號中型戰艦共有雙層炮甲板,每側船舷共有跑二十四門。每層的船頭、船尾還各有一門炮。共計五十二門火炮,所有的火炮都是後膛裝彈、拉繩擊發,極大地縮短了發射的間隙時間舊式火炮每十分鐘才能發射一次,而新型火炮每六分鐘即可發射一次。饒是如此,光以兩艘中型戰船地火力也不足以形成遮斷彈幕,在倭國水師悍不懼死地衝擊下,雙方的距離已經接近到了百丈之內,此時演武號已經調整完船身,掛滿了帆。全速向港口外衝去,但著了火的演龍號卻沒那麼幸運了,雖也完成了航線調整,但船速卻不是太快,基本無望在倭國水師追上來前衝出港灣。
喬海龍此時面臨著一個兩難的抉擇讓演武號停下來幫著演龍號。或許有一起脫困的機會。但更可能的是一起陷入重圍,兩艘戰船一同覆滅;若是演武號獨自逃脫倒也不難。可演龍號斷無生路,是戰是走還必須當機立斷,時間緊迫得很。喬海龍黝黑的臉龐一陣抽搐,再次高聲傳令:“左滿舵,以右舷對準倭國艦隊,準備開火。告訴演龍號不必停船參戰,全速衝出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