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2 / 4)

他阿哥插手其中;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十四跟著胤祚學了不少的兵法、戰略,胤祚不時地向他灌輸海戰的戰術、戰略,沒少把風帆時代的那些有名戰例改頭換面拿出來講解,儘管老十四沒打過海戰,可在大清朝中除了胤祚自個兒外就數老十四最瞭解大艦隊海戰了,胤祚自個兒不能出面的情況下,當然只能讓老十四去整頓海軍了。

老十四心野,雖說頭前被老爺子狠狠地教訓了一番,心收了不少,可奪大位之心並未盡喪,只是隱藏了起來而已。胤祚推薦老十四去整頓海軍其實還是有自己的考慮的海軍一旦成軍,威力是很大。可那威力卻是體現在海上,在現有的政治體系裡頭,海軍還無法影響到朝局,老十四就算能建功立業,也沒法依靠海軍去奪大位;其次,水師的幾個主要將領都是胤祚的門下奴才,老十四即便有些不軌的想法也沒法真個兒地調動海軍,把老十四捆在海軍上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胤祚從康熙三十六年清欠開始佈局,一步步地走到了如今這個局面可以說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剩下的事情雖然還有很多。不過有眾多地手下分頭去負責,卻也不擔心會出大亂子,至於朝堂之爭嘛,這會兒老四跟老八正在死掐。在雙方沒分出個勝負之前,胤祚是不會插手其中的。老八斗不過老四,這一點胤祚自然是清楚的,不過老四要想獲勝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得罪的可是全體官員和地主。想要推行這兩個摺子又談何容易。別的不說,就說推行吧,要推行政策靠的還是現有的官員體系,要這些官員打自己的板子能容易嗎?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應付著罷了。

這會兒的朝局、政務並沒有什麼需要胤祚去煩心地事兒,至於生意上的事兒胤祚一向是不管的,全部由劉明川、王豪兩人打理,雷霆計劃的實施也順利地很,按說這會兒的胤祚該是輕鬆愉快的才是,不過胤祚此時卻煩著呢該如何教育後代這個大問題浮出了水面。

胤祚固然是天資過人。文武都拿得出手,穿越而來自然是知道的東西遠比這個時代地人要多得多,可胤祚不是全才,不可能什麼都懂,至少有一樣胤祚是完全地外行如何教育後代。胤祚前世那會兒就一小公務員。也沒結婚。自然是不會有孩子的,平日裡也沒關心過這方面的知識。該如何培養後代,對胤祚來說還真是個頭疼的事兒。頭前胤祚用的是高壓政策,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去用功,可到了這會兒卻猛然發現這方法並不怎麼管用不說,培養出來的也不過是些死讀書的儒家子弟罷了。

四書五經不能不學,在這個年代不懂儒學是不行的,滿朝文武都是儒家子弟,康熙老爺子本身更是儒學功底深厚,不精通四書五經,老爺子那一關就過不去。胤祚前世那會兒看電視劇時知道老四之所以最終能上位跟他有個好兒子“弘曆”可是有著莫大關係地,當然這究竟是不是史實,胤祚也無法肯定,不過從胤祚對老爺子的瞭解來看,這事兒還真有可能發生。

這會兒老四膝下女兒生了三個了,兒子卻只有一個嫡長子弘暉,天資一般得很,體弱多病,沒什麼看頭,按胤祚的印象,這小子活不了多久就得玩完,至於那個“乾隆爺”到這會兒還沒出世呢,天曉得還會不會有這麼個人,不過卻也不能不防。這會兒的歷史已經被胤祚攪得亂了,可歷史的慣性還在,若是這個“乾隆爺”真地出世了,而康熙老爺子也像原本那樣長壽,一旦對上了眼,那後果,真要是因為輸在後代地較量上,那胤祚可真要吐血了。

四書五經是必須學的,不光是為了能應付康熙老爺子,更主要地是這個年代就是儒家思想統治中華的年月,不精通四書五經壓根兒就沒辦法應對朝臣,可光學四書五經卻也是不成的,胤祚還指望著將來自己的孩子能接過自個兒手中的大旗,率領著整個民族走向強盛,而這一點靠儒家那套中庸之道的把戲是不成的。可該教孩子們些什麼呢?這問題始終困擾著胤祚。現如今胤祚已有了五子一女,與滿清皇室孩子夭折率極高不同,胤祚的孩子個個健壯得很,這令胤祚得意之餘也不禁有些傷腦筋,他可不想奪嫡的一幕在自己的身上重演。原本胤祚不打算立世子的,可康熙老爺子愣是插了一腿,硬把弘揚給抬出來了,還頗多贊善,這原本也沒什麼,反正胤祚在自家府裡從來沒把弘揚當世子對待,諸子一視同仁,蘭月兒雖微有些不滿,可也沒敢在胤祚面前表示出來。

胤祚原想著讓諸子競爭一下,也好從中挑選出最強的一個加以培養,可現如今弘曆、弘揚始終不相上下,若是平常人家,多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可對於天家來說,那就是災難。教孩子們什麼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