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也經常做麵食。
當下班的廣播聲響起時,家裡的幾個竹匾上都躺滿了包好的餃子,老媽還沒進院就聽見滿屋女孩的嬉笑聲,看見媽媽回來都開口打招呼,小鷗主動坐到灶前準備點火燒水了,我們家沿用了江南老家的那種大土灶,一個大灶上有二口鍋,分別有二個火洞可以添柴,四周是山,用柴根本不費力,而引火的多是我們空閒時去山上扒回來曬乾的松針枯葉,我們家也有煤球爐,那也只是每天點一塊煤餅用來燒開水,以前的煤餅質量相當好,一塊煤餅燒得水可以灌4、5瓶開水。家裡的水缸裡一大半是我放進去的空間井水燒出來的水就算是涼白開也比普通的自來水要好喝上數倍,可就是這樣,這些女孩也沒有一個查覺的,年代與見識的不同,讓她們不會想到那種鬼怪傳奇的事情。
大鍋裡我早就添好了水,火洞裡松針引好的火帶燃了乾燥的木柴,燒火是小鷗最愛做的事,每當家裡有紅薯時,小鷗都會扔幾隻在火洞的熱灰裡,那樣烤出來的紅薯可比前世城市裡那些推著板車油桶沿街叫賣的烤地瓜要香百倍。心裡想著事,可不影響鍋裡的水翻騰,下餃子是鷗媽的活。也許是中午喝了點小酒酒,也許是狩獵後的疲倦,下午外屋這麼多人也沒能吵醒沉睡的鷗爸也起來了,看著滿屋的姑娘們逐一和他打招呼,小鷗看到即將奔50的老爸笑臉上有了不少的皺紋。
大灶就有一個好處,水加滿了,一次就能煮6、70只餃子,點了二次水再開後就能起鍋了,熱騰騰的餃子裝了差不多四盤,三盤餃子放上了桌,而另一盤則是小妹端進裡屋給了老爸,小妹早就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