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點上。因了這個原因,每到夜間,楓橋所在的這條航道便會被封鎖起來,不容舟船行駛。
楓橋,即封橋也。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成就了楓橋的名聲,也讓寒山寺從此香火鼎盛,千年不絕。
七月中,本是暑熱最盛的時節。然而江南彷彿從來都是得天獨厚之地,在這個水道交織,沿河盡柳的地帶,冬草常帶微綠,暑熱不覺酷烈,身在舟船之上,更時有清風習習而來,帶著陣陣微溼的水氣以及岸邊花草的清華之氣,拂在面上,讓人惟覺舒爽。
日已將落,楓橋已封。楓橋邊的碼頭上,長長短短的停泊著數十條舟船,這裡頭,既有官船,也有商船,更有數條因事耽擱了的民船。楓橋已封,眼看著今兒是無法進城了。
這些舟船裡頭,有一條船無疑是有些惹眼的——那是一條五明瓦的烏篷船。江南一帶,水道縱橫交錯,無論貧富,日常出行都以舟楫居多,而烏蓬船便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船隻。然而江南一帶烏篷船雖多,但能達到五明瓦以上的烏篷船,卻還是不多見的。
烏蓬船頭,一左一右的掛著兩隻大紅燈籠,燈籠上頭,卻是清麗雅逸的兩個大字:緣記。
在這江淮一帶,但凡稍稍殷實的人家,就沒有哪個會沒有聽說過緣記。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緣記,做的便是香粉胭脂生意。這家店鋪,出現的很突兀,然而只是短短數年,緣記卻已沿運河一帶開設了數十家的分鋪,而且每一家,都是生意興隆。
停泊在周遭的大小船隻,在發現了這條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