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細想也不能怪太太,畢竟兒子快三十了還沒個家業。她這個當孃的怎麼能放心?在古代,三十的男人已經很夠一把年紀了,沈家的老三和老四都是十七、八就成了親,雖說沒有子嗣,但畢竟有了老婆就算成了家,而且四聖人收進屋子的女人還不少。就算身為長子的沈沅成親也很晚,也是二十多歲就娶了媳婦的。
唯獨這個老三,讓太太操碎了心。從這個角度考慮,她實在是個好母親,也許心裡怨怪丈夫在外面養了女人、生了孩子,但還是表現得相當大度,仁慈,在雖扭了幾年後,當真心接受這個孩子,就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看待了。
遠君是太太的內倒女,聽說在南方計程車家大族中,頗有些當年太太的名聲,又有才,又靚女,神態有些她這種身份和出身的少女特有的傲慢和矜持,寶君是太太的表外甥女,因為父親是是朝中大員,這豔麗多姿的少女舉止大方,待人接物都妥當穩重,潑辣中帶著一種氣勢,一看主濁當家主母的料。
這兩名少女都才只有十七歲,花樣的年華,一冷一熱、一水一火、搭配得相得益彰,太太大概知道自己的這二兒子性子野,怕一個女人擾不住他的心,特地對兩個年輕姑娘說,如果她們能收了右師王的心,兩人就會以平妻的身份,同時嫁入沈府。
對於男人,古今中外的女人沒有原諒跟其他人分享的,除了個別哭著喊著非要給老公找小三小四的“賢惠”的人兒。事實上,方初晴懷疑這種女人是男人臆想出來的,根本不存在。可是遠君和寶君都私下裡打聽過,知道大江國萬千少女的夢中情人、右師王沈瀾大人是多麼強大難馴,多少皇族貴女,高官之後他都不看在眼裡,何況她們呢?所以,仗著太太這層關係,能聯手先把男人搶下來再說。至於以後誰更受寵,那就要看各人的本事了。
對於太太來說,與其讓沈瀾在外不知淘換業什麼香的臭的,或者哪家大家閨秀攀上這門親,還不如找自己的孃家後輩更踏實貼心些。畢竟,這兩個女孩都知根知底的,德言容工都沒得說,性格也都討喜,遠君雖然冷嘲熱諷淡些,但正是那架子才擺得金貴。而且,她這樣選擇,多少也有些私心 。
為了跟著沈老爺,她應該算拋棄了自己的孃家,可實際上,孃家的那種詩書生活才是她最愛和最嚮往的。只是為了愛一個男人,她嫁作商人婦,每天連個談詩論書畫的人也沒有,那處寂寞是無法用語言形容伯。唯一的精神支柱,她嫁的那個男人又背棄了誓言,所以這麼多年來,她的生活完全是枯萎的。之前和大兒媳還說得來,可大兒媳又不明不白的死了。
對此,她心中也有懷疑,感覺二兒子、甚至皇上隱瞞了什麼。但她懶得問了,因為她相信如果二兒子和皇上有所隱瞞,那一定有了了不得的原因。很多話、很多事,明明知道是得不到答案的,何必多嘴?
只是這樣一來,她就更寂寞了。現在能有兩個知書達理的孃家後輩來陪伴,自然是再好不過。重重要的是,她相信瀾二找這樣的老婆才最合適。
所以在最初幾天的試探和了解後,她更加堅定了收此二兩為二兒媳的心。其實在她看業,這也是瀾二最好的選擇,若不是因為這二子自己有本事,打下一片天地,以他庶出、且母親出身低賤的身份,就算再有男性魅力,再有豐功偉績,各家貴女也不會嫁給他。可是他現在有了爵位,有了實力,後面又有皇上撐腰,這也才有了地位。
實際上每當想到自己的孃家晚輩能嫁到沈家,她隱隱還有一絲得意。當初她出嫁時,父親和族裡的人都看死了她沒有好結果。可現在誰有她的兒子有本事?至於沈老爺的背叛,二兒子不是她親生,都不在她的考慮範圍內。要知道,瀾二可是比她親生的老三和老四還孝順,雖然刀子最產的還是老四。
而就在方初晴等麻將四人組日夜研究保衛國家的方針大計時,沈太太卻摒退了左右,只留紫瞳和綠眸兩個貼心人在跟前侍候著,問遠君和寶君,最近和瀾二相處得如何。
兩女羞澀的低下頭去。其實,是心裡打著小算盤。太太以為兩個孃家晚輩年紀小小,性格單純,心中萬分憐愛,也起了保護之心,卻不知這兩個丫頭從小生活在複雜的大宅門中,又不似她年輕時深受父親寵愛,家裡人口簡單,所以其心機的複雜與通透,倒比她這個五旬的婦人強得多了。
遠君和寶君都是人精似的人兒,來沈府不到幾天就瞭解到太太的個性,自然也理解長輩喜歡什麼樣的晚輩,何況在沈府已經住了幾個月了,所以都表現得即大方又有分寸。當未來的婆母談起未來的夫君,怎麼好介面,沉默倒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