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視察完倉庫,再跟他去欣賞一下人工培育的菌種。不過路比較遠,大家有個心理準備,可能會很累。”
初到這麼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方先生和考察團都還比較高興,呼入胸腔的空氣那麼新鮮,也早就知道這裡交通不太發達,於是都笑著點頭。方先生拍著他的肩膀說:“走累了唔要趕,Lunch安排豐盛點就OK啦!”
浩浩蕩蕩一行按照唐民益的安排,跟著袁正峰走了兩趟,午餐就在袁家所在的那個村裡安排。那個村子的村民們最喜歡娃娃鎮長了,得到訊息早就各家一起合作,跟操辦酒席似的大整飯菜,這二十幾人坐了三桌,地道的農家風味獲得一致盛讚。當然,今天這事是有報酬的,雖說村民們都推說不要,但唐民益今天一早就讓許主任把錢發到戶了,政府可不能佔這些淳樸百姓們一絲一毫的便宜。
楊先生和許主任以及木家的一家三口也準時過來,楊先生對木愚的父親木謹態度十分尊重,還安排木家夫妻坐在自己身邊。而李書記被侄子丟了那麼大的醜,總覺得別人都在笑話他們,灰溜溜地跟縣裡下來的幾個領導另坐一桌。木愚、袁俊和唐青宏這三個孩子就跟其他女眷坐在爸爸他們的隔壁桌,唐青宏吃的東西還跟其他人不一樣,是谷老親自給他開的小灶,一盅滋補藥膳讓他喝得很香,但時時停不了注意大人們的談話。
爸爸就坐在楊先生的對面,幾乎跟兒子背靠著背,聽到楊先生提及木媽媽編制的藤藝用品也很漂亮時,唐青宏眼睛發亮,忍不住用背脊撞了爸爸一下。爸爸頭都沒回,就很自然地對楊先生提議,藤編工藝也是個不錯的投資方向,成本非常低、技術難度小、易於運輸,主要是價廉物美,配合機器操作的話,產量和銷量都能上規模。
木媽媽雖沒見過大場面,但也怯怯地彆著普通話為鎮長作證,“是呀這門手藝簡單著呢,咱們這的大姑娘小嫂子都會,就算不會的,教個幾天就能帶出熟手,做出來賣得便宜,咱老百姓也用得起。”
方先生笑著打趣楊先生,“介還用考慮?你唔做我都做!”
唐民益看楊先生思索的樣子確實是有點興趣,就趁熱打鐵道:“木雕雖好,但技術難度很大,優秀的成品費時久、賣價高,是隻有少數人能夠消費的奢侈品;藤藝編織費時短,賣價低,盈利很快,這部分利潤拿來貼補培養木雕工藝廠的前期投入,您看是不是相輔相成?”
看看自己的老婆和唐鎮長,木謹這個老實頭也開口了,“楊先生,真的很感謝您看得起我,我心裡清楚,您支援我們前期肯定要投不少錢,我這門手藝可難了,帶出一批合格的徒弟得花上好幾年呢,您要是能在別的事上多賺些回來,我們心裡也好受點,不然就欠您太多了。”
話說到這裡,楊先生也微笑起來,“藝術是一項長遠投資,我倒不介意資金問題,不過既然老方都想插手,那肯定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我不能讓他搶了。小唐,你可真是見縫插針啊。”
這就是基本談妥了,唐青宏在爸爸背後聽得很是興奮。袁俊看他忘形地咧開缺了一顆牙的嘴,先是愣了一愣,隨後捧腹大笑,“哈哈,宏宏!我就說你今天怎麼不愛理人!哈哈哈,你換牙了!”
木愚那張總是木著的臉都忍不住露出一絲笑容,同時也笨拙地安慰唐青宏,“換完,就好看了!”
唐青宏捂了捂嘴,可是越捂得緊,袁俊就盯著他看,搞得他惱羞成怒破罐子破摔,乾脆把手一放,“笑吧笑吧!笑不死你!你也笑不了幾天了!”
下午送走大家的時候,鎮上的宣傳科張科長也被帶上一塊去了縣裡,還開走了那輛破吉普,說是縣宣傳部叫他去縣裡領會精神,學習怎麼落實新機遇新挑戰下艱鉅的宣傳任務。
鎮上的幹部們目送那幾輛車陸續開遠,馬家父子立刻帶頭髮起牢騷。明明是唐鎮長找來的專案,縣委這樣一路跟著,人都不留在鎮上過夜,擺明了是要摘果子!
唐民益神情沉穩地開解他們,“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兩位港商經過今天的參觀考察,對我們的環境基本滿意。倉庫、菇房都很不錯,今天午餐的飯桌上就有小袁人工培育的幾種山菌,大家吃得讚不絕口,連縣裡的領導們也給予了充分肯定嘛。”
馬書記腦子也變靈光了,“對對!技術在我們這,好菌種也在我們這!廠還能建到哪裡去?”
許主任笑著在旁邊搭腔,“楊先生對木疙瘩那一家態度好得不得了,他的錢肯定跑不到別處去!方先生也是,只跟唐鎮長和你兒子聊得來,我們誰都插不上嘴呢。”
當天晚上八點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