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馮晴打起精神,拿過點戲的本子看了看,遞給穆羅雲,商量道:“陛下是壽星,該點個熱鬧些的。”
“點鳳求凰吧。”
“不如點狀元媒,”馮晴難得反對:“熱熱鬧鬧的,跟節下的氣氛更合一些。”
“你都有主意了還問朕做什麼?”穆羅雲低聲笑了笑,用只有兩人才聽得到的聲音說了一句,倒也並不是真的抱怨,合起戲本,才提高了點聲音,對臺上道:“唱狀元媒吧。唱好了朕和君後有賞。”
左側的溫子墨和溫音都是一震,一抬頭,便看到馮晴冷冷地看了過來,竟朝他們勾了唇。緩緩地笑了笑。
。。。。。。
作者有話要說:以身相許啥的。陛下終於“能”了一次。。調戲到君後了!就不說她那啥了。
陛下:你才慫你一小區都慫。you you up a 。。
PS:
… …。。忽然覺得君後這一笑好嚇人的樣子。。。
第三十九章 我不是你
第三十九章我不是你
其實對於穆羅雲來說,這些戲本都是演了又演的;劇情都爛熟於心;所不同的不過是些佈景唱腔身段之類的;她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但既是馮晴點的戲;她便也打起精神看了會。
狀元媒這本戲說的是前朝的故事;皇帝最喜愛的侄子秋郡主自小就習文習武;隨著皇帝一起上陣殺敵,不幸陷落於敵軍之手;被一位年輕的白袍小將救了出來;對她傾心相許,並以貼身的珍珠衫相贈。但陰差陽錯之下,皇帝卻以為救人的是另一位青衣小將;要將郡主許配給她。郡主自然不願;幸而他的母親曾留下遺言,說他的婚事定要天子主婚,狀元為媒,珍珠衫為憑。
因此,有珍珠衫為憑證,在眾人的努力和周旋下,最後當然是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郡主與白袍小將有情人終成眷屬,成了一對共同上陣,並肩殺敵報國的恩愛眷侶。
大團圓的結局人人都喜愛,而過程的坎坷和波折也是扣人心絃,這便是戲劇讓人著迷的地方。即使情節早已廣為人知,看到小郡主為白袍小將茶不思飯不想,時而歡喜時而發愁的樣子,眾人也都隨著心情起伏起來。
“在渣臺被擒性命好險,亂軍中多虧她救我回還。這樁事悶得我柔腸百轉,不知道她與我是否一般?”
臺上那男子身段妖嬈,一顰一笑彷彿都能牽動人心。唱腔婉轉動人,啟了唇咿咿呀呀地唱著。把郡主的歡喜表現得淋漓盡致。
連穆羅雲也是心中一動,扣著馮晴的手掌,轉頭看了看他,柔聲道:“原來你竟是喜歡這出戏的。。。。。。朕倒是從不知道。”
“陛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戲本,總是有許多人喜歡的,”對於她的話,馮晴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是輕輕笑了笑:“看了這麼會兒,大家也該餓了,人家是珍珠衫結緣,臣也湊趣應個景,讓人準備的珍珠羹,陛下和眾位賞臉嚐嚐。”
“哦?”穆羅雲稍稍有些驚訝,馮晴接管後宮之後,管束後宮雖然是井井有條,滴水不漏,卻並不是事無鉅細面面俱到的風格。
因為他身體不佳,大多數事他只是擬一個大概的章程,細節處就都交給下人去辦了。因此,聽他連點心這種小事都安排到了,穆羅雲不由覺得意外,奇道:“聽著名字像是新鮮東西,既是你親自安排的,朕定要見識一下。”
馮晴微微一笑,並不多言,若有若無地朝溫子墨和溫音的方向看了一眼。但溫家兄弟尚未有動作,右側的蕭逸卻忽然站了起來,朝兩人蹲了蹲身,請道:“陛下,君後,臣有些乏了,想先行回宮休息。”
“唔,那你就先回去吧。”穆羅雲知道他一貫不愛熱鬧,看了馮晴一眼,見他沒有反對,便點頭同意了。
蕭逸俯身謝過,再不停留,臨去前深深看了馮晴一眼,柔聲道:“殿下,臣前些日子聽了一個故事,是關於萬里尋妻報冤仇的,殿下若是有興致,改日臣去鍾晴宮,說與殿下聽。”
馮晴一笑,看著他點點頭:“好啊,那便多謝你了。”
“臣告退。”
蕭逸剛走,宮人們便將點心送了上來,穆羅雲接過來,拿勺子舀了一看,便朗聲笑起來:“真虧你想得這麼應景的名字,不過是薏仁和紫米嘛。不過這薏米顆顆渾圓,倒的確與珍珠有那麼幾分相似,不算辱沒了這名字。”
“陛下嚐嚐看吧。”
“好,朕就來試試,”穆羅雲嚐了一口,見下人只送了一碗過來,不由笑起來,推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