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眾臣再一次旗幟鮮明地分成了兩派。其中以二王爺為首的將領趁機進言,由朱成許率先發難,說此次戰爭死傷太重,是將士們的靈魂在上天憤怒了,建議陛下趕緊恢復醇親王的王位,善待後宮妃嬪,方可消災解難。
皇帝越聽,面色陰沉得越是厲害。
☆、反攻倒算6
皇帝越聽,面色陰沉得越是厲害。
他第一次抬起頭,看著二王爺。
二王爺第一次從皇兄的目光裡看到這種光芒,他心裡一凜,垂下頭去。
“二弟,你怎麼一言不發??你怎麼看?”
二王爺急忙道:“臣弟臣弟也覺得這次死亡過重”
皇帝笑起來。
這一次御駕親征,雖然是他本人親自做的決定,但是,當時二王爺等人可是極其堅決的主戰派。曾幾何時,風頭就變得怎麼快了??
他笑起來,不語。
這時候,江侍郎走了出來。他說:“月暈殘缺,史書上早有記載,不過是一種很尋常的自然現象而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俗語說,‘月暈修德,月虧修刑’,也就是說,月暈的時候,那是上天告訴我們,德行修為不夠,朝廷需要提倡節儉,T恤人民,減低賦稅,停息干戈,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而如果是出現了月虧,那便是說,朝廷中出現了不少的冤案,需要謀反昭雪”
二王爺等你看我,我看你,竟不料這人說出這樣的話來。
可是,他們待要反駁,又苦於理屈詞窮,沒法和這江南來的才子辯論。
皇帝轉向向無忌,問:“向無忌,你意見如何?”
向無忌朗聲道:“我的看法和江侍郎一樣。臣的父親曾經講起過一次日全食。當年日全食,也是朝野震動,人心惶惶,那天的情況比今天可怕何止一百倍??但那只是一種自然現象,無需驚恐。果然,後來先皇輕徭薄賦,實行仁政,我們北國江山不但絲毫無損,反而日益強大,才奠定了後來全盛的基礎”
皇帝對這一番話非常滿意。
他沉吟了一下。
這時候,江侍郎趁機道:“陛下,現在我們和北延東池相持不下,死傷慘重,不如撤兵。”
二王爺怒道:“我們北國豈能示弱撤軍?”
江侍郎反問:“北國為何就不能撤軍?”
皇帝卻一直不語。
朱成許也吼起來:“哈他北延東池敢於血戰到底,我們北國就不行了??江侍郎,你這是藐視北國,也是藐視陛下”
☆、反攻倒算7
“對,你妖言惑眾,動搖軍心,你該當何罪?”
“是不是北延東池派你來做尖細的?”
皇帝一揮手,制止了眾人的爭論,淡淡道:“各位不必多說,朕心底自有主張。這一次,朕倒要看看,北延東池到底能夠支撐多久!!!”
眾臣不敢再議論,都紛紛退下去。
皇帝獨坐大營中,此時,真是坐立不安。
從太祖到先帝,再到前二十年北國,從來沒有在對鄰國的戰爭中吃過這麼大的虧。尤其是先帝,幾乎每一次對北延東池的戰爭都是百戰百勝。可是到了自己這裡,號稱史上最為強大的北國,糧草充裕,戰馬齊全,卻不料,一場就死了幾十萬人。
如此回去,怎麼交代??
他不是不想撤軍,而是撤軍了,怎麼辦??
抱頭鼠竄的回去之後,以後,怎麼還敢做出戰爭動員令???
他徹夜無眠。
天氣,也一天天冷起來。
按照慣例,秋冬季節一到,是北國的好機會,但是,這種悲觀絕望的氣氛一散播,加上瘟疫逐漸地擴大,每天死亡幾十人搞得人心惶惶,實在是不宜再戰下去了。
而對面,敵軍擺出一副拼死決戰的情況。
北延東池和他不同,反正已經孤注一擲,血戰到底,贏回他一個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可是,皇帝豈敢陪著他砸出這麼高的本錢??
皇帝心急如焚,嘴上都開始起血泡了,每天都吃睡不安。
這一夜,秋風皺起,風呼呼地從潮溼的地上刮過,秋風四起,飛沙走石,昏天黑地。大風把平地上的許多帳篷都連根拔起,席捲飛去。
士兵們從夢中驚醒,驚惶不安地四處張望,又冷又恐懼。
就在這混亂不安的時候,忽然聽得有人大吼一聲:“快跑啊北國軍隊打來了”
“快跑,再不跑,我們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