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2 / 4)

小說:喜良緣 作者:莫再講

門口等候。竟連蔣氏也親自去相迎。葉承禮在見到蔣氏笑臉相迎之際,心裡的意外和受寵若驚就別提了,忙三步並做兩步湊上前去:“天寒地凍,勞煩母親在門口相迎,兒子真是不孝!”這樣的待遇,可是這麼多年來從未有過的

蔣氏和顏悅色的笑道:“這是哪兒的話。你大老遠的回來一趟也不容易,我不過是站在這兒等上片刻,又算什麼。”

李氏也笑吟吟的說道:“三弟。還是先進府再說話吧!”

葉承禮忙笑著應了,攙扶著蔣氏的胳膊進了府。薛氏也有了揚眉吐氣之感,一臉笑容的隨在葉承禮身邊。

雖然很不想承認。可薛氏心裡很清楚,蔣氏等人對三房態度愈發熱情客氣,和葉清蘭有莫大的關係。

葉承禮也隱隱的猜到了這一點。因此看向葉清蘭的目光分外多了幾分慈愛和溫柔。

進了暢和堂,簡單的敘了別情之後,蔣氏便主動提起了葉清蘭和顧熙年的事:“你不在府裡,對此事的來龍去脈只怕還不太清楚吧!定國公府有意和我們昌遠伯府結親,就等著皇后娘娘下旨賜婚了。”

葉承禮聞言,也是精神一振。雖然這些事情薛氏已經在信裡提及,可只略略說了個大概,詳情並未細說,現在親耳聽聞,感覺又自不同。

定國公府,那可是百年勳貴世家啊!底蘊深厚,又是皇親國戚,絕不是昌遠伯府能比得了的。現在皇后娘娘竟然要親自為自己的女兒和定國公府的嫡孫賜婚!也就是說,將來等顧熙年繼承了世子之位,葉清蘭就是世子夫人!而他,就是定國公府世子的岳父了!

想到得意處,葉承禮簡直心花怒放,就像大熱天喝了冰水大冷天抱了火爐一般舒坦。

葉承禮是庶子,在昌遠伯府的地位並不高。努力了這麼多年,也不過是做了個六品的鄭州通判。想調職回京城,也十分的艱難。在同科同年的進士裡,算是混的比較淒涼的那一種。

現在女兒竟攀上了這麼顯赫的一門親事。他這個做父親的,也不免有了揚眉吐氣之感。

雖然還沒什麼具體實質的好處,這種心理上的快慰和自豪,已經足以令葉承禮高興了。再看葉清蘭,只覺得這個原本就聽話乖巧的女兒愈發順眼可愛了。

葉清蘭在接觸到便宜老爹閃閃發亮的眼神時,不由得暗暗好笑。很顯然,隨著葉承禮的歸來,她即將多一個牢不可破的大靠山。這個大靠山對付別人或許不行,對付薛氏絕對是輕鬆之極

在聽了蔣氏一番絮叨之後,葉承禮終於忍不住問道:“母親,皇后娘娘既然已經召見過了蘭姐兒,定國公府上下又同意了這門親事,為什麼遲遲還沒有旨意到府裡?”

蔣氏其實也很心急,面上卻一派穩若泰山的微笑:“這樣的大喜事,總得挑個黃道吉日。如果我所料不錯,大概就是年底或是正月裡,賜婚的鳳旨就會到了。正好你也在府裡,豈不是更加熱鬧?”

葉承禮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便也不再糾纏這個話題。

到了晚上,葉晟葉承仁葉承義父子三人也回了府,熱熱鬧鬧的擺了兩桌家宴。平日裡嚴肅有加的葉晟,今天對葉承禮卻十分溫和,葉承仁葉承義對這個素來看不上眼的三弟也客氣了不少。

葉承禮心情的愉快就不用一一細說了。家宴結束後,父子四人到了書房閒談。葉承禮便趁機提出了這幾年來一直心心念唸的調職一事:“到了年底,吏部又開始考核官員。兒子這幾年一直是乙等,遲遲沒有調到京城來。還望父親和兩位兄長此次幫忙周旋,只要能留在京城,就算官職小一些也無所謂。”

地方官員和京官比起來,自然是遠遠不及。政績再出色,也很難被坐在龍椅上的天子知曉。想在仕途上有所升遷,也是難上加難。更何況,父兄妻兒都在京城,就自己一個在鄭州赴任,這種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因此,葉承禮想回京城的信念十分執著。幾乎每次回京城的時候,都會在葉晟面前提及。

往日聽到這類話的時候,葉晟基本都是皺著眉頭,不輕不重的數落幾句。讓他腳踏實地安心在鄭州云云。可這一回,葉晟略一猶豫,竟點頭同意了:“你明日先去吏部述職,至於別的事暫且別急。年底正值百官考核定等之際,這個時候找吏部尚書吏部侍郎的人,不知有多少。還是等到年後再說好了。”

葉承禮頓時大喜,忙道謝。

葉晟想了想,又說道:“你任鄭州通判也有六七年了,在任上雖然沒有過失,卻也沒有大的建樹,若是要調到京城來任職,只怕一時也沒有好的職位。能進六部是最好不過,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