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峰學,下面的辦事人員向他們的領導學,在和軍方打交道的時候,不在意多少利潤的得失,反而更注重能夠挖多少軍方的牆角這個方面上來了。
這樣的情況,經常和雙木集團打交道的馬老頭是最清楚不過,是也哭笑不得。國家和部隊自然不可能把最好的頂樑柱交給一個私營企業來管理,即使雙木集團是一個央企,他們也不可能把這些頂樑柱真正交給央企來管理。不過軍方也有自己的措施,那就是透過給雙木集團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由雙木集團向軍方輸送一批考核後優秀的員工,經過軍方的培訓訓練之後,在回到雙木集團進行工作。但是這樣的情況還是屬於遠水,是解不了近渴的,所以林峰他們這些人,對於軍方的優秀人才總是非常眼紅的。
有一次林峰和馬老頭就某一項先進的可以用於軍隊的技術談判的時候,就直接喊出了:“我不要你們的錢,只要你們的人,你給我多少人,我給你多少的技術!”這樣的話語。直接讓馬老頭大罵林峰這是挖社會主義的牆角,擱到三十年前,就是進牛棚,帶高帽的主。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最重要。這句話,在雙木集團,在林峰這裡,顯然演繹的非常透徹的了。這也是為什麼老馬頭對於從雙木飛機公司裡面低價甚至免費得到燃氣發動機的技術非常的有信心的原因了。雙木飛機公司初建,各方面的人才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依kao所謂的培訓能夠完成的。普通員工的技術含量不是很高,透過半年的培訓,都是能夠勝任的。但是研究人員,技術主管這樣的人員,就需要許多年的積累和培養了,而時間,恰恰是現在的雙木集團,尤其是雙木飛機公司最缺的。馬老頭也是看到了這個軟肋啊,空軍這些年雖然在先進戰機上面,沒有什麼跨越性的進展,那些飛機公司研製生產的戰鬥機始終在一流戰機上面徘徊,進入不到世界頂級戰鬥機的領域當中去,但是在這人才的培養上面,卻是從來沒有懈怠過的,空軍方面掌握的飛機制造研究人才經過這數十年的積累,已經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了。
現在雙木飛機公司既然開始正式發展,空軍完全有能力在人力上面,為雙木飛機公司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在老馬頭看來,這一次的燃氣發動機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空軍這麼多年為什麼成為世界頂級的空軍,和美國俄羅斯,甚至歐洲國家之間的差距很大,就是兩個原因,三個字,錢,技術。但是錢和技術,在林峰這裡,在雙木集團這裡,卻不是什麼問題,雙木集團在世界範圍內有著不少的壟斷性技術,就像一個真正的吸金器一般,不斷的給雙木集團輸送著大量的金錢,而技術,雖然老馬頭不知道雙木集團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先進技術,但是知道雙木集團最不缺的就是技術了。
有一次元首和老馬頭談話的時候,談到軍隊在技術上面的一些問題的時候,沒有像往常那般說讓老馬頭去中科院找那些院士們解決問題,而是讓他去雙木集團查一查,有沒有合適的技術。這個事情就非常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雙木集團有著大量的現成的技術可以供軍方使用。
而雙木飛機公司缺人才,但是不缺技術和錢;而空軍不缺人才,唯獨缺技術和錢,尤其是技術。這就讓兩者有著極大的互補性。馬老頭就是看到了兩者之間的巨大互補性,想要撮合空軍和雙木飛機公司之間更加密切的合作。這次他到空軍來,也正是為這個目的而來的。而燃氣發動機,無疑讓馬老頭看到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在馬老頭的眼中,空軍的騰飛也許就在這一次的合作當中了,也許透過這一次的合作,能夠在他的這一任當中,看到一支世界矚目並且戰抖的空軍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第兩百零三章 纖維水泥的弱點?
有了馬老頭的肯定。那長空少將對於雙木飛機公司的燃氣發動機技術更是志在必得的了,第二天一早就跑到雙木飛機公司親自去找鬱金富商談關於雙方更緊密合作的事宜。
而馬老頭第二天也到了雙木集團總公司所在的辦公大樓,在和楊彥召說了會話之後,就氣沖沖的吼道:“去把那個小子給我找來。我不去他家裡,給他留個面子,讓他自己來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
楊彥召看了看對面的馬老頭,卻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這馬老頭今天一早就做專機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劈頭蓋臉的就說雙木集團賣國,出售先進技術給國外。這個高帽子楊彥召可是不敢戴的,等到老頭子的氣消了一點之後,就仔細的詢問了一番,原來是雙木水泥集團參合到了印度的水泥市場,讓印度方面用極低的代價得到了纖維水泥的使用授權。這個訊息目前還沒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