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雙方來說,是你有情我有意,所有的一切都只不過是走一個程式罷了,這種事情,在幾個月前其實就已經定下了基調。
當初萬鯤鵬打了個招呼,說自己有個遠房親戚也對這個藥廠有興趣,準備參與投標的時候,其他還有幾個本來也有意向的人在心裡掂量了一下,都悄悄地收回了自己的投標意向書,那也就是說,立信投資的這次收購根本就是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唱的獨角戲。
雙方人員幾番來回之後,很快就談妥了基本框架,整體價格稍稍下浮了二十萬。而在此基礎上,韓易也代表了投資方鄭重承諾,所有藥廠產業在立信投資接手之後,不但要繼續維持廠裡原有的生產經營,而且還要追加投資,更新裝置和生產線,而且只要是願意留下來的工人,都能保證廠方原有的工作崗位。
其實韓易保證的這一點才是藥廠方面最為關心的,也是談判的重點。
不然的話,怎麼說這廠裡也有個這幾百號人,要都是靠部隊來分流安排的話,也是十分麻煩的一件事,要全都是流落到社會上去的話,一個不小心,難保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和岔子來,到時候影響的可是部隊的聲譽。
現在韓易既然連這點都答應了,那還有什麼不好說的?
方書記和韓易各為代表在協議意向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於最終的轉讓方式,卻是要雙方的財務和工作人員再慢慢磋商,然後逐步交接過來,不過那時,也起碼是要年後了。
一切塵埃落定,待到簽字完畢,卻已是快到了中午時分。
方書記因為得到了韓易的承諾,心頭最大的一塊石頭落地,心情也是高興得很,硬是盛情挽留著他們吃飯,韓易幾人推辭不過,只得隨他,上了車子以後,一路開到了松臺區城關鎮裡的一家酒樓裡。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韓易想起了那個叫施奇的技術員,不禁就問道:“方書記,請問你們廠裡的施技術員是你們部隊的人嗎?”
“他啊?”方書記聽得韓易問起,用紙巾擦了一下嘴說道:“他不是我們部隊的,而是我們廠裡當初從學校裡聘請過來的技術員,在廠裡已經呆了好些年頭了,小夥子是個不錯的人,業務精熟,而且工作勤懇,對於福利待遇也沒有太多的講究,也難得他能在我們廠裡呆上這麼多的年頭,有多少外面的藥廠想高價請他去都沒有跳槽。”
“呵呵,確實不錯。”韓易笑了一下,端起酒來敬了方書記一杯,放下酒杯後笑著說道:“不知道藥廠改制之後,他有沒有說過什麼具體的打算嗎?”
“你們是想讓他留下來吧?”方書記笑著問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酒會
方書記做思想政治工作多了,揣摩人的心思那是小菜一碟,韓易這麼明顯的話,那裡頭的企圖如何聽得不出來?
既然已經說開了,韓易便也不藏掖著,乾脆敞開了笑道:“不瞞你說,我聽方書記這番誇獎,心裡頭當然是癢癢的了,既然是人才,當然是要留住,我這廠子馬上就是要開工生產的,少了技術骨幹,可不就如缺腿的人,他能邁大步嗎?”
方書記點了一下頭,說道:“韓先生這話說得實在,我們當兵的就喜歡爽快的人。”說罷端起酒杯來,對韓易說道:“來!我先敬韓先生一杯!”
韓易連道不敢,站起身來和方書記一起把杯裡的酒乾了。
放下杯子後,方書記眯起了眼睛,似在緬懷,開口慢慢說起,韓易這下才明白,原來那個施奇是中海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學校時在藥廠實習過,後來畢業時就申請投了簡歷,想到藥廠來工作,又有了學校老師的推薦,方書記便應承了下來。
“那小夥子原先在廠裡實習的時候就表現突出,不但能吃苦,而且肯鑽研,下車間做試驗樣樣拿手,面試的時候還是我和他談的話,才曉得原來他早年的時候家鄉曾經遭受過水災,多虧了部隊相救才得以脫險,所以對部隊的感情深厚,雖然是不能參軍,但是能到軍企來工作,也算是圓了他的一個心願。他在這裡幾年之後,就成了藥廠的技術骨幹,老技術員退下去之後,他就接班了。剛來時還才二十出頭的小青年,轉眼之間就已經過了三十了,到現在還是單身,是藥廠拖累了他啊!”方書記說到這裡的時候,語氣有點唏噓,端起酒來喝了一杯。
“原來是這樣!”韓易點了點頭,“那麼他有跟方書記你提過改制後的想法和去處嗎?”
方書記輕搖了搖頭:“這倒沒有說過,不過你也知道,我們這藥廠雖然待遇和社會上的私營企業相比不怎麼樣,但到底也算是國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