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用社除了王忠發的百分之二十股份之外,還有政府資金佔了百分之四十二,是第一大股東,由財政局派專人主管,至於王忠發暗地裡還擁有多少的股份,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忠發透過多年的努力,牢牢地掌握住了信用社的上上下下,名義上城市信用社還是屬於市管單位,但是卻又遊離於政府的監管之外,財政局派過來的專人就成了擺設,而王忠發在信用社裡說一不二,儼然一個土霸王。
城市信用社這麼幾年來,資金的流轉進出一直就是在王忠發的控制之中,其他的人無從知曉,就連信用社裡的專用財務人員也只是聽從王忠發的命令而收支,很多時候就是王忠發的一句話,就成百上千萬的資金被貸了出去。
可是這一切,在趙斌入主樂雲之後,事情有了微妙的變化。趙斌在樂雲市站穩了位置之後,開始逐步地在各個要害部門安插可信的人手。
樂雲市的財政局局長是呂長善的老部下,對呂長善言聽計從,而趙斌找到了呂長善這個同盟,可謂是牢牢握住了財政大權,這也是他為何底氣十足啟動鹽林工業區的前提之一。
而掌握了財政局之後,趙斌又把目光投向了審計局。樂雲市原來的審計局局長是土生土長的樂雲本地人,不過年紀稍微大了一些,已經出了五十歲,身體也不是很好,這就給了趙斌機會,趁著一次他因身體原因住院的時機,以照顧老同志的身體為由,在書記會上提出了人事撤換方案,於是審計局局長就被調去了樂雲市旅遊局任局長,從而在審計局上換上了自己可信的人。
其實早在趙斌還沒來樂雲任職之前,就透過各種渠道瞭解了樂雲市的各個相關部門,對於城市信用社早有耳聞,而王忠發卻是和楊景宏屬於同鄉,彼此關係來往密切。
趙斌和楊景宏表面上相安無事,但暗地裡卻是針尖對麥芒,水火不相容。由於邱興文的相告,讓趙斌曉得了其中的一些隱秘,對於楊景宏的打壓之心更甚,而從源頭上削弱楊景宏的實力,財力當然是排在了第一位。
自古以來,金錢和美色就是英雄冢,也是官員們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新的審計局局長王篤慶接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趙斌的指示,對下屬各單位的財政支出進行審計,其中城市信用社首當其衝。
審計局在審計城市信用社的過程中,幾次遭到了王忠發的怠慢和阻擾,不是找不到財務人員,就是找不到王忠發本人,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趙斌的疑心更甚,於是便加派了人手,更是派出了自己的貼身秘書郭舒林坐鎮監察,就地解決難題,才使得審計工作艱難地進行下去。
無論多艱難的工作,也只怕是有心人。
隨著審計的逐步深入,城市信用社的問題開始一件件的被暴露出來,其中涉及到手續不完整,去向不明的大宗貸款就有五六起,都是在王忠發的直接干預指導下被貸出,涉及金額達到了四千多萬。
這個時候,王忠發的行蹤就變得飄忽不定起來,審計局的人幾次想找王忠發本人證實,卻都找不到人,到了後來趙斌忍耐不住,指示檢察機關直接介入,終於透過不同的渠道鎖定了了王忠發的行蹤,從而成功地把他羈留了起來。
至此,有關於王忠發被羈留的真正原因,總算是水落石出,就是這幾千萬資金的去向以及中間涉及到的非凡貸款問題。
再經過檢察院的調查之後,竟然驚人地發現,這四千萬的資金,要嘛是貸款人無從查詢,要不就是找到了貸款人,可是一調查,這人卻是和那上面的貸款標準根本不相符合,其中很多的貸款條件更是屬於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而貸款人本人也是說不清楚自己這到底是什麼時候就去信用社貸了這麼一大筆款。
到了這個地步,城市信用社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四千多萬不是小數目,就這麼杳無音信了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這幾千萬到底哪裡去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大了
王忠發昏迷的時候,說不出這錢財的來龍去脈,現在他醒了,總該是有機會說了吧!可是讓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王忠發醒來之後,卻完全變了一個人,不但目光呆滯,而且還經常獨自胡言亂語,一有人接近就馬上露出警惕害怕的神色來,動輒就張牙舞爪大喊大叫,表情竭斯底裡。
經過醫生幾次三番的徹底檢查,最後只能是無奈地斷定王忠發可能是因為跳樓之前受到了強烈的刺激,而跳樓後又因為腦部受到劇烈撞擊,導致了神經受損,失去了記憶,只是殘留了跳樓前的強烈刺激,因此變得富有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