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們不上心。”
“你覺得他們哪裡有問題?”顧江問道。
“現在大學城一期的平整專案,已經確定的有中海的致信地產公司參與,聽說致信地產是有些政府背景的,不然也拿不到這個專案。李寶泰他們這麼多年來都只是安於松臺這一隅,和中海的房產公司相比,人際關係上就差了一大截,這真要是硬擠進去,很可能就會引發矛盾,房地產公司可以琢磨的漏洞太多,要打壓也方便的很。”金大牙說著,從隨身攜帶的口袋裡掏出一張地圖來,在石頭圓桌上鋪了開來。
“你倒是專業,還隨身帶著地圖。”羅海江在邊上笑道。
金大牙呵呵笑了一下,說道:“我這人腦子不夠使,只能想著勤能補拙,隨聲帶著地圖,也不是太麻煩,還可以翻看,方便了許多。”說著話的時候,把地圖平鋪於圓桌上,用手捋平了,手指著說道:“我和韓易看過地圖,倒是覺得這個地方有潛力可挖。”金大牙伸出手指,在中間的地帶畫了一個圈。
顧江環了雙臂撐到桌上,注視著前面的地圖,雙眼炯炯有神:“你們準備怎麼做?”
“九七年的時候,松臺區政府就曾經有意向要把北片區域重點發展成為松臺新城,畢竟松臺區往南是鐵路和國道,未來還有高速路,雖然有隧道相連,卻無形中被分割成了分散的好幾塊區域,而北邊地域寬廣,發展空間巨大。只不過當時因為正好遇上金融危機,還有中海市政府可能是考慮到大學城等種種原因,最後這個提案無疾而終。可是現在形勢已經不同了,不說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就連大學城的最終位置也已經落成。如果能夠說動松臺區政府,把新區開發的重點適當向北邊延伸一些,那麼圍繞這個地方,發展成一個新的中心商圈,就可以把松臺區和大學城有效地連線起來,而這一塊地方,也就會成為未來整個區域包括松臺區和大學城的中心地帶。”
“你們上次拍賣的兩塊地,是不是也在這個地方?”顧江眼睛盯著地圖,若有所思地問道。
“是的,我們買的兩塊地,就在這裡。”韓易指點著地圖上,接著話道:“不僅是我們的兩塊地,據我們所知,保泰地產在這塊地方還有兩百畝地,另外,中興房產也有一百多畝地,如果能夠集合起來的話,就有五百多畝地,絕對有發展前途。”
“五百多畝地,確實也不小了。”顧江地產也是做過大專案的公司,顧江對於五百畝地的專案也不會太過驚訝,輕輕點了點頭,“有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
“我們只是初步的意想,是想和松臺區政府達成共識,然後聯合保泰地產和中興房產,最好能夠先統一開發成幾個高規格的小區,這樣就能形成足夠的聲勢,也就能有效帶動周邊的地塊相繼發展,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趨勢。”韓易說道。
第三百九十一章 躲在背後打冷槍
等到大學城完全建成之後,除了學生之外,可以預計在松臺區將還會增加五六千人的教職工。作為大學裡的教師,這些人的薪資並不比那些坐在寫字樓裡西裝革履的白領低,有些課題豐富的甚至要超出許多,雖然說這些教職工並不是都會隨著大學城落戶松臺而在松臺安家,但是日常的生活和娛樂消費卻是不可避免。
如果再加上幾萬名的學生消費,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要形成和維持韓易預想中的城中心商圈,無疑是需要極大的消費帶動,可不僅僅是指望松臺城區的居民,在韓易的臆想之中,大學城裡每年不斷流動的學生和教職工可能是更加強力的主力軍。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松臺區政府的態度就很重要了。”顧江不愧是經驗豐富,一下就看準了最關鍵的地方。
“我的想法,最好是能夠透過關係直接和現在的松臺區區長魯國強聯絡,把我們的方案遞交給他。”韓易說道。
雖然說魯國強現在已經升任區長,不過和魯國強的聯絡能夠透過黃國誠來實現,這點韓易心裡有數,也能說出這句話。
重新開發北區,對於松臺區來說,不過是把以前被擱置的專案重新提到議程上來,畢竟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所謂日益月新,與時俱進,有些事和物在以前不合適,可能過了若干年之後,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首要大事。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割資本主義尾巴”和“發展才是硬道理”。
而提請北區開發事項,對於魯國強來說,也不是一件為難的事情,而且魯國強初登上區長的位置,想來也是要做出一些政績來穩固自己的位置,也要為進一步的升遷撈足資本,應該會樂見其成。
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