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事恭喜大王,道子歸來,則太尉之職,已無需再做計較。”
這一句話,陳平懵了。
他從漠北返回時,得知被委任為典客,廷尉之職,感覺已經是極限了。
畢竟在劉闞最關鍵的一段時間中,他不在劉闞身邊。獨佔九卿之中的兩席,已經出乎他的預料。
可未曾想
劉闞點點頭,“當初,我曾希望老唐出任太尉之取,可惜他
道子,如今大戰將至,可太尉之職。卻依舊空缺。張良雖然有運籌帷幄之能,但卻非合適人選。得知你回來,我就和丞相商議此事。丞相提議,由你來出任,但不知道,你可願意?”
陳平心情激盪,下意識的握緊了拳頭。
他站起身,剛要回答,卻聽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大王,大王漢中傳來急件,有大事發生。”
賈紹匆匆忙,衝進了大廳。
劉闞心裡一咯噔,難道說,是贏果那邊出現了問題?
“賈紹,漢中有何急事?”
“李潁派人,以六百里加急送來書信。”
賈紹說著話,將一封書信和一個錦盒奉到劉闞的面前。
抖開書信,劉闞一目十行,迅速看過,臉上流露出一種古怪而複雜的表情。
蕭何連忙問:“大王,李潁信中寫的什麼?”
劉闞把信遞給了蕭何,默默的開啟了面前的錦盒,卻見錦盒中擺放著一方玉璽,正是當年贏果帶走的傳國玉璽。劉闞手裡,也有一方玉璽。是贏胡亥留下來。當初,嬴胡亥登基,可傳國玉璽並不在手裡,於是李斯和趙高密謀,又偽造了一方玉璽。傳國玉璽,原本就是李斯監造,他自然非常清楚。所以,贏胡亥在位的時候,一直是用假玉、璽。以混淆視聽。
而今,真的傳國玉璽,就在劉闞面前。
可劉闞卻沒有感到開心,相反有些沉甸甸的
“贏果走了?”
看完書信,蕭何先是有些詫異。但隨即如釋重負一般,長出了一口氣。“這樣也好,也是這小公主識的進退,知道輕重。她這樣一走,倒也省卻了許多尷尬,有這方玉璽,大王可稱得上是名正言順的天命。”
是的,贏果走了!
在李潁兄弟抵達的頭一天,她帶著哈無良,還有三百名忠於贏氏的護衛,偷偷的離開了漢中,不知所蹤。
“王上,李潁詢問,否是追擊贏秦果?”
到闞沉吟許久,輕聲道:“既然走了,就不要再追了!
告訴李潁,讓他回來吧,其實追不追,意義不大。如果我做的不好,就算殺了她,也會有人取而代之。
好了,此事就到此為止吧,接下來的事情,還請丞相費心。”
陳平原本想勸說劉闞,追殺贏果。
但聽了劉闞後面的那一番言語。到了嘴邊的話,又咽回了肚中
第367章 … ~河洛之變~
贏果走了!
她究竟是帶著怎樣一種心情離開了漢中?劉闞不是很清楚。
王朝更迭,難免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劉闞關心的,是贏果去了何處?不管他嘴上說的如何輕鬆,可心裡面始終有一根刺橫著。直到數十日後,西南典屬傳來訊息,贏果自偂氐(今四川松藩)出走,過大金川。向西去了。
劉闞查了一下地圖,發現贏果竟是往後世的西藏而去。
此時的西藏,尚屬蠻荒,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劉闞也說不準。
於是在三思過後,他下令蜀郡郡守,西南典屬行客巴棘,在偷氐設立關隘,並委派關尉,以監視西南動向不管贏果是不是去了西藏,劉闞都必須要做出決斷,嚴密監視西南方。
蕭何派人檢視日期,選定黃道吉日。
劉闞登基,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與此同時,十數支信使自咸陽飛騎而出,向北疆、巴蜀、河北等地而去。一個個命令傳遞出去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時機,而後雷霆一擊。
唐大治元烏,也就是公元206年正月初七,劉闞在咸陽登基,立國號為唐。
以呂嬃和巴曼二人為兩宮皇后,並沿用秦制,封薄女為夫人,下設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和少使等品秩。不過由於劉闞的崛起極富戲劇性,從復立唐國到登基九五,不過短短兩年,身邊的女人也只有三人而已,所以各品秩的嬪妃,除皇后和夫人之外,全都閒置。
而且,劉闞也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事情。
登基之後,劉闞依照蕭何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