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石音豐一愣。
“我且不管你的計劃如何,在沈沉的事情還未搞清楚之前,我是不贊成的。”
“什麼沈沉的事情!反正他已經死了,為啥還要拖著我們的手腳!”石音豐有點激動了。
冷蓄見曾曉傑既然堅決不同意,如石音豐繼續強辯,勢必會傷和氣,為緩和正在不斷緊張的氣氛,馬上插嘴進來:“小豐,你這個計劃是否【奇】可以再緩一緩,待沈沉的事【書】情搞清楚了,也許你不【網】提起,曉傑也會提醒你的。”
“這與沈沉有何相干!難道沈沉的事搞不清楚,我們就一輩子窩在這裡了!”石音豐真的激動了。
“現在山上的兄弟們,除了你招集的之外,大部分是自己投山來的,雖然都有一腔熱血,但實戰經驗畢竟欠缺,戰鬥力並不強。我們能夠支撐到讓特輯處不敢藐視,絕大多數是憑藉了銀屏峰的天然優勢。如果現在把一支隊拉上山來,我們目前的戰鬥力,無意中就會被一支隊所小看。”
“何況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
石音豐賭氣地打斷了曾曉傑的話:“就是因為雙方力量相對懸殊,我才打算把一支隊拉上山來。”
“要鬥垮明山派系,打掉特輯處是很重要的。因為明山派系雖然有人身居高位,但他們沒有軍權,這特輯處是他們的最主要的武裝,如果把它打掉了,明山派系就被砍掉了手。到那時,我們再把明山派系迫害老幹部的事實公之於眾,明山派系自然就垮。”
冷蓄接著痛苦地說:“陳風和沈沉這兩個能掌控局面的人都已離去,二支隊除了死去的,也都被捕了,司徒悾到現在還在監獄裡,這又削掉了我們很大的一份力量。就算把一支隊拉上了,先不說力量還是不足,掌控局面就更難了。嚴怡塵也下落不明,有她在的話,可能會好一點。”
“有我、我們仨,怕什麼,怎麼能掌控不了?”
“一支隊人的政治背景和社會關係,能與我們現在的兄弟們的社會關係相提並論嗎?他們能服你嗎?除非陳風在世。到時,只怕特輯處還未來清剿,我們之間倒先起內訌了。”見石音豐還想辯解,曾曉傑辭鋒一轉:“好了,小豐,這問題以後再談。來來來,說說你近來功夫練得怎樣。從你剛才露的那一手,可見你的動功已俱火候,可以接著繼續‘凌虛透勁功’了。”
“對,不如趁現在這個空隙,讓兄弟們加緊訓練,不要多久,我們的局勢定能轉變,小豐,你看呢?”冷蓄婉轉地勸道。
石音豐拗不過曾曉傑他們,只好把這計劃暫時放棄。其實他何嘗不知道曾曉傑的用意,特輯處中高手不乏,如果僅憑自己目前的功底與弟兄們現有的基礎,要想立足於江湖與特輯處抗衡,其勝算的希望實在渺小。
第二十五章 假屍還魂 英雄也有遇難時
自上山以來,曾曉傑時常點撥石音豐的武藝。為了幫助石音豐打通四肢百骸的關竅,有效地練成‘凌虛透勁功’,曾曉傑根據石音豐原有的底子,授於他自發動功。自發動功是靜功的基礎,也是正宗功夫的入門之路,其關鍵是行氣導脈,其中最主要的口訣是:
一、“全身要柔,有似嬰兒”,意思是說四肢百骸、關節肌肉都要柔軟得像嬰兒一般。全身放鬆,不可帶一點硬性和使用一絲氣力。
二、“真氣要柔,沉下丹田”,其意是說,練動功的時候,要把真氣儲蓄在丹田裡。但要順應自然,不能勉強硬練。猶如皮球一樣,任何一點抽打它,它都自然地相應跳動。
三、“呼吸要柔,綿綿不斷”,就是講呼吸出入、吐故納新。不管用逆呼吸或者順呼吸,都要做到“綿綿不斷”、“若存若亡”的要求。要把呼吸調整得細而悠長,如春蠶吐絲一般,吐息連續,無有盡止,所謂“聽勁”和“發勁”也就指此。運用柔而至剛之氣,便能把敵方打擊很遠。
四、“動作要柔、蛇行蛹動”,此意廣義地說,不管練功、打架子、一招一式、一舉一動、揮手抬腿、撐頭下腰、伸屈指掌、凹腹吸胸,任何動作,都要“柔若無骨”,要求“蛇行”、“蛹動”,便是柔的精奧所在。
五、“觸覺要柔,流水穿堤”,這是指兩種因素而言,先是對外面接觸人物和氣候的因素,其次是對內裡接觸的臟腑經絡交會流注的因素。透徹地講來,外面的運動,各式架子的操作,內裡吐納呼吸,分經運氣的迴圈,把它統一結合起來,內外一致。不論觸覺到外來的襲擊,或風寒等侵犯,抑或觸覺到內裡臟腑的氣脈阻礙,根據“柔”的原理,運用真氣,予以流水般的衝擊。似流水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