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個陸軍師。法國的一個裝甲團,美國的一個陸軍師組成的混編先遣軍。
這是新成立的北約聯軍第五集團軍,總人數四萬人!屬於新成立的北約聯軍之中的七大集團軍之中戰鬥力最強悍的一股力量。
剛剛接觸。卡非的一萬軍隊就幾乎無法抵抗,戰線撤退了幾十公里才堪堪穩住陣型,可隨後,北約聯軍的空軍支援來臨,將卡非的陣地再次打的後退了上百公里,天色昏暗了下來,雙方停止了進攻。
這裡發生的戰爭,牽動著世界的心。
俄羅斯和中國發表了聯合宣告:利比亞戰爭結束後,如果北約還會發動更多的戰爭,兩國將組成聯合軍隊進入中亞。進入非洲維護世界和平。
在立場上,俄羅斯和中國還是讓步了,美國和利比亞是由來已久的敵對,此時爆發戰爭算不得太過分。可非洲絕對不能讓北約獨霸,利比亞戰爭之後,北約必須停止在非洲的擴張。
沒人看好利比亞。都知道利比亞必輸無疑!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毫無懸念的戰爭。
第一天的戰爭訊息在北約各國的宣傳下,傳遍全世界,半天時間就將利比亞國防軍打的節節敗退,而他們僅僅出動了一個混編集團軍。
美事專家預言,北約聯軍明天發動大規模襲擊,將會直接消滅卡非的利比亞國防軍,建立新的利比亞政權。
薩姆和阿亞圖兩人對立多年,都是殺伐果斷,做事果敢的人。
停止了與北約各國的談判,國防軍五十萬軍隊剛剛整編完成,立即開赴約旦邊境,要直接進入埃及,與北約聯軍作戰,爭奪蘇伊士運河!
歷史上,超級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一句佔領大半個地中海沿岸,埃及,利比亞都曾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薩姆打著支援阿拉伯世界的旗號,大軍出動。
此時經過一個多月時間整編的阿拉伯聯邦的軍隊已經實現了大換裝,裝上了之前繳獲的北約聯軍的陸軍裝備。之後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將重武器,比如坦克、裝甲車、飛機等等的交給中國之外,剩下的輕武器,留下九成他們自己裝備使用。
中國答應了這個條件。
並且,在阿拉伯聯邦擴充國防軍的時候,出售了大量的軍火,換取了一些石油開採權。同時阿拉伯聯邦還向非洲的傭兵團勢力採購了最大限度的先進的軍火,上次與非洲的傭兵實力合作很不錯,他們的武器效能都不遜色於美國的軍械,在一些方面甚至還強過了美國的軍火效能。
同時,還向俄羅斯購買了少量的軍火,俄羅斯明面上支援阿拉伯聯邦,他們必須有所表示。
阿亞圖親自擔任阿拉伯遠征軍司令,正式向非洲進軍,當天晚上,空軍就開始了對約旦境內的十幾萬北約聯軍發動了襲擊。
而美國在海灣外圍阿拉伯海域,以及紅海海域,地中海海域的軍艦也第一時間向阿拉伯聯邦的領土發動了遠端襲擊,建設在埃及的空軍基地也起飛一架架的戰鬥機,轟炸機,朝著阿拉伯聯邦進發。
與阿拉伯聯邦在戰爭,遠比與利比亞的戰爭來的激烈。
不過,北約各國政府也最是忌憚阿拉伯聯邦,因為他們手中有他們的二十萬俘虜,國內每天有上百萬的俘虜家屬在發表著抗議,要求停戰贖回俘虜。
約旦,這個在妥協之下存在的位於亞歐非三塊大陸交界區域的小國,此時雖然一再的發表自己的反抗意見,可是沒有人關心他們的聲音,雙方大軍,超過六十萬人在約旦數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展開了戰爭,約旦境內的民眾不得不全部遷移出去,一部分朝著埃及遷移,大部分朝著土耳其遷移,土耳其也在南部邊境囤積了數萬軍隊,以備不時之需,對約旦的難民是來者不拒。
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戰爭,除了歷史原因以及領土資源原因之外,另一個爭奪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口,所以土耳其不會拒絕大量的人口湧入國內,安頓下來,就能增強國家的實力。新時代的發展,即使美國都感覺兩億多人口不足以支撐國家的長遠發展,人口也是新時代一項重要的資源。
尼日國防軍統帥波特此時率領著五萬國防軍北上支援利比亞,留下了五萬軍隊防備北約的遠征軍繼續南下攻擊尼日邊境。
波特率領的五萬國防軍之中,有兩萬是屬於新武傭兵團的直屬戰鬥軍隊。三年前,新武傭兵團就開始正規化,軍事化,為此喜歡自由的人離去,可是更多的有抱負的人加入,此時整個傭兵團的總人數不下五萬人,兩萬專門訓練的正規軍加入了尼日國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