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tell me》與BigBang宣傳期出現一定程度重疊,《nobody》更是與東方神起直接打擂,在面對勁敵時依舊取得優異成績,WonderGirls的過去不可謂不輝煌。然而那時的一家獨大運氣成分實在有點高,DSP的運作能力一如既往地弱,S。M。的緋聞戰略則成為一把雙刃劍,恰有兩首難得的神曲,WonderGirls迅速成為第一女團。
即使如此,問題並非不存在,不夠清晰的定位、遭人詬病的現場,都是WonderGirls輝煌背後的隱患。這些不是沒有人看得出來,只是那時第一女團的光芒太過耀眼,不然樸振榮恐怕也不會放心把她們送走去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吧。
結束通話以後,薛景書長長地嘆了一口氣,09年的女團大戰激烈異常,年初創下九連冠輝煌的少女時代再回歸時只在《音樂銀行》拿下一個一位,充當了“終結者”的自己也在一週之後被2NE1拉下馬。夾縫中的一位這種情況下都足夠令人興奮乃至慶幸,WonderGirls還在美國待著,這不是把自己打下來的地盤拱手讓人嗎?
娛樂圈競爭激烈,即使登頂,也不意味著安全。
受這種心情的影響,當她隨後接到張根碩的電話的時候,薛景書不得不先花個幾秒調整自己的情緒。
“現在有決定了嗎?”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你幫忙解答”,薛景書說,“我並不排斥偶像劇,可是相比劇中的三個男性角色,高美女這個人物是不是單薄了點?”
高美女簡直把韓劇女主角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典型的“小白加聖母”,剛演完智秀不久,薛景書對高美女有點接受無能。
薛景書聽到了張根碩的笑聲,並不是嘲笑,卻隱隱有些煽動的意味。
“景書,演出一個人物的複雜不容易,演出一個人物的單純更不容易。”
作者有話要說:
☆、堅持與退讓
薛景書覺得自己與張根碩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處事還算穩重,內心卻一點也不安分,不同點是張根碩更加肆意,在公眾面前少有顧忌,女裝破格表演、穿嘻哈風格服裝走紅地毯這些譭譽參半的行為他都做得來,而薛景書是“謀定而後動”的典型,行事前往往要經過周密的謀劃,即使破格,也會估量好大眾的反應,把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不過相似之處在有些時候起的作用還是要多一點,比如在薛景書因為“高美女”這個角色欠缺深度而猶豫的時候,張根碩的一句話恰巧擊中了薛景書的好勝心。
韓劇在對女性角色的刻畫方面一直遠不如男性角色,與其指望編劇,還不如指望自己呢。
“你確定要接這部劇?”裴智熙說,“我覺得它在收視率上搞不過《IRIS》,收視群是在太窄了”。
“上面怎麼看?”猶豫再三之後放棄《IRIS》選擇《原來是美男》,薛景書接下來的形成卻不能就此決定,儘管她在演戲上自主權不小,公司的意見也是要考慮的。
“他們能有什麼意見,一個是李秉憲金泰熙主演,一個有洪氏姐妹坐鎮,也是這樣我們的意見才有分量。”裴智熙說到這裡與薛景書相視一笑,cube的高層幾乎都是歌謠界人士,在啊這種情況下薛景書攫取話語權並不困難。
“那就好”,薛景書放下心來,低頭看著劇本,“說實話,智熙姐,我也知道,《原來是美男》的收視率肯定比不過《IRIS》”。
“那你還接這部劇?”裴智熙無法理解。
“收視率不意味著全部,韓劇的情況已經和幾年前不一樣了,在韓國家庭主婦還是主力,海外的收視群體卻在迅速地年輕化,與此同時,伴隨著歌謠界的逐漸繁榮,偶像出身的演員也越來越討那些年輕觀眾的喜歡”,薛景書的聲音慵懶而有磁性,其中似乎有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智熙姐,你就當我吸納在喜歡上人氣了吧,先做偶像也不錯的,實力有那些專業人士認可就行了”。
《原來是美男》的成績如何薛景書是很清楚的,在本土收視率上完敗於《IRIS》,卻在海外大受歡迎,捧紅了四名主演,更令男一號飾演者張根碩的知名度從韓國擴散到了亞洲。《IRIS》堪稱經典,甚至在薛景書穿越之前有關它要拍續集的訊息都沒有停,可是牽扯政治的劇情使它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具有先天的短板。薛景書本來就對海外特別是中國的市場看得很重,在想通了角色的問題後該選擇哪個就顯而易見了。
因穿越而獲得的“先知”能力,總算是派上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