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聞鼓聲則聚聞金則散,戎寇騎兵隊一到就散開分頭騷擾,戎寇分兵之後我們就聚積攻其薄弱處,分分合合數次變化戎寇就暈頭了,咱們的騎兵隊馬上從側面一躍而出,斬殺無數賊人!”
這“撒星陣”其實也被稱為“百鳥陣”,是應對騎兵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
小分隊由弓弩手、長刀長斧手、跳蕩兵和普通兵士組合而成,先是遠距離用強弩射一輪,然後長刀長斧手斬馬腿讓敵寇失去行動力,普通兵士再奮起殺敵,若有過於強悍之人則由擅長近身突擊的跳蕩兵查缺補漏。
這兵法之事在場的女眷都不熟悉,但只聽僮僕的轉述也知道肖旭這是指揮得當,旗開得勝。
清江郡主不由低聲唸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聲音雖小坐在她身側的婉如卻聽得很是分明,她頓時明白了婆母不是真的不在意兒子出征,只是她必須擺出鎮定無比的姿態安撫肖家上上下下,肖家的‘穩’又能影響到全城。
“那,戎寇退了還會再來麼?”婉如代替婆母開了口,這種急切又有點傻乎乎的詢問也只有她說才合適,外地剛來的新嫁娘關心夫君很正常。
“據說,暫時會休整一兩日,”青衣僮僕遺憾的搖頭道,“此番大敗的只是戎寇其中一支先頭軍,等到後續增援到了應該還會再攻城吧。”
也就是說後面還有大軍麼?婉如下意識的擰著手絹,不由有些忐忑,此刻是肖旭在迎戰戎寇的先鋒,那身為肖家軍先鋒的肖陽又在哪裡呢?該不會,在迎戰戎寇主力?!
如此一想,婉如心坎一涼身子頓時有些發軟,她才剛發現自己對肖陽有些動情,可不能又是一場悲劇!
在她忐忑不已又找不著人詢問只能在心裡求神拜佛祈禱時,才大戰一場的肖旭回了營裡卸甲休息,快速吃喝完畢後他站到了攤開的地域圖前開始左右思量。
“一天一夜,算時間三郎他們應該已經到了峽谷處,”肖旭指著圖上的關鍵位置微微皺眉,問身邊親衛道,“有沒有新訊息傳過來?”
“暫時沒有,”對方搖了搖頭,沉聲道,“那邊午後或
有交鋒,要有訊息還得再等一兩時辰。”
“那便暫時不考慮他的情況,反正我們這邊已經大勝,可以把離間的訊息散出去了。”肖旭沉思片刻後便使人傳下了這個新的命令。
《李衛公兵法》中有云:“夫戰之取勝,此豈求之於天地,在乎因人而成之。歷觀古人用間,其妙非一也。即有間其君者,有間其親者,有間其賢者”
肖旭準備間君、間親雙管齊下,派人離間戎寇首領麾下勇士,以及他的其餘幾個兒子。
先傳言戎寇首領不是為了部落生存出兵,他只是想替幼子報仇才命令部落勇士攻城,這純粹是以卵擊石的瘋狂之舉,除了白白犧牲沒別的盼頭,不體恤部下頭腦已經發暈的領袖要他何用?
後傳言,戎寇首領此次出兵是因幼子去世沒了心儀的繼承人,他想根據戰況挑選一個最勇猛的兒子做下任首領,二子一馬當先奮勇出擊無奈殞命,可見,最後能當上部落首領的不是最勇猛之人,而是躲在最後面能活下來之人
再傳言,長子有刻意慫恿弟弟送死,他好接手各方勢利的心思
又傳言,西戎別的部落有意等此部戰敗削弱實力後將其吞併,不若先安內攘外?
各種流言隨著敗兵的潰散漸漸向西戎後方蔓延,但是,在它們到達首領親領的中軍擾亂視聽之前,身為先鋒的肖陽就已經和對方兵戎相見!
作者有話要說:《李衛公兵法》是唐朝大將李靖的。
民族樂器——鉦;亦名“丁寧”。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製,其形狀與小型的鐘相似,可執柄敲擊,幾個大小不同的鉦組合在一起,成為“編鉦”, 中國古代曾使用“擊鼓進軍”、“鳴金收兵”來指揮戰鬥。
“撒星陣”是宋朝大將張威與金兵作戰時創造的,本文亂入一下,反正架空麼,可以的是吧?其實吧,現代的“麻雀戰”就是“撒星陣”的變異體其實吧,墨魚覺得“撒星陣”或“百鳥陣”比“麻雀戰”好聽,“麻雀”在俺們家鄉有個很囧的意思--。
好冷好冷,碼字凍死了,我手指居然生凍瘡了!平生頭一次啊~~嚶嚶~~~好悲劇~~~
☆24、突襲敵軍
午後,當西戎大軍正鬥志高昂的列隊前行時,肖陽突然領著兩名親衛奔襲而至,從側面繞行逼近行軍中的西戎馬隊。
因路上植被稀少,他們很快就被人發現了蹤跡,一西戎軍的隊長揚手喝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