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話的工夫,帳外遠遠傳來一陣腳步聲,“都督大人到!”
便見在蒙遜、狄黑、阿蠻、紫綃、獨孤嶽等幕府的部屬,和丁應楠、風閒等一大群人的簇擁下,雷瑾已昂然走進大帳。
雷瑾一身戎裝,披著一套輕便、精緻、堅固皆具的翎根鎧,手裡還提著一根精緻的馬鞭,臉上微笑著,還帶有幾分得意的神情,看樣子是剛從野外縱馬馳騁回來。
帳中諸將在雷瑾入帳的瞬間,‘轟’的一聲全部起身,拱手行禮,一片甲葉響亮的聲音響徹大帳之中。
這種凜然威勢倒是把隨在雷瑾身後的幾個表情拘謹的人嚇了一跳,不免露出些趔趄失措的樣子。
這幾個是什麼人?
帳中諸將見這幾位都是以前沒有見過的陌生人,心中疑惑,但仍行禮如儀,並不敢在雷瑾面前放肆,能跟著都督大人來的自然都是有些才能本事的人,否則哪能讓都督大人如此的禮遇?尤其是其中還有兩個高鼻深目,明顯是來自異域的西洋人。
待帳中之人行禮已畢,全部落座,安坐主位的雷瑾笑著直入主題,說道:“這次召集諸位軍團節度到此集會,主要是為著明年開春以後幕府的軍事行動預作戰前準備。
不過在正式開始之前,我先向諸位介紹幾位列席的貴客。
風爵爺、丁爵爺大家應該都認識了,我就不多作介紹了。
介紹這幾位大家認識,他們都是技藝超群的工匠大師”
幕府一直以來就為熟練工匠的短缺而頭疼,為了解決河隴能工巧匠在數量上的不足,除了派人盡力四方搜求延請各方面的能工巧匠之外,更是下定決心要對以往沿襲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師傅帶學徒’的舊模式加以改變。
首先為了鼓勵身懷絕技的工匠們多帶徒弟、多出成果,並且吸引和留住四方延請而來的能工巧匠紮根河隴,幕府參考戰國秦漢魏晉時代以來賜民以‘民爵’的做法,新創了一種近似於‘民爵’的‘新民爵制’,需要幕府、行會、共同社團共同承認的榮譽稱號,譬如‘大師’、‘少師’、‘巨匠’、‘大工’、‘能工’等,授予那些在某一種工匠技能上達到一定水準的工匠,使這些工匠依幕府法例可獲得稅課減免、徭役免除、受邀出席幕府或府州縣的重大慶典、直接求見並質詢府州縣官員甚至幕府都督的權利,以提高他們的地位;另外則是正式開設多間工匠學校,教習普通工匠的基本技能,以此擴張一般熟練工匠的數量。
這種蓄意抬高工匠地位的做法不可避免的遭到各色人等的強烈攻訐批評,包括至今在夜未央的論戰擂臺上因為不願認輸而無法下臺的那些個理學先生、清流鄉愿們,當然這一次關鍵還是那些府州縣地方官員們不樂意幕府再給自己加上一些‘額外的麻煩’,比如‘直接求見並質詢府州縣官員’這項權利讓他們感覺很不舒服,他們拼命的找出幕府推行此舉可能帶來的弊端,試圖遊說幕府放棄推行這項類‘民爵’制度。
但是幕府方面的反應是“你們不是說‘民爵’有弊端和缺陷嗎?那好,我們改良一下總可以吧?”其結果就是農民、牧民、某些商人都納入了授予‘民爵’的範疇,多了不少農藝大師、畜牧大師、鑑定大師之類等等,舉凡農牧工商諸業中的優秀特出並且具有某些出眾技能和貢獻的人物都被授予了品類、等級各不相同的‘民爵’。
民爵是越反對越多,這樣一來,府州縣官員趕快都閉了嘴,再不老實,還不定幕府有什麼花樣等著消遣他們呢,‘禍從口出’啊。
因為已經有傳言說幕府還要準備推行什麼復古的‘士子’制度,譬如什麼‘銳士’、‘吏士’、‘工匠士’、‘農士’、‘畜牧士’、‘大商’,徹底打破‘士子’這一稱號長期被儒家讀書人壟斷的格局,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讓世家豪族、府州縣官吏們不安。
如果幕府再來這麼一下‘包藏禍心’的‘託古改制’,還怎麼能讓世家豪族、府州縣官吏們舒服自在?
又是‘社團’,又是‘民爵’,如果再來一下這託古改制的‘士子’制度,世家豪族、府州縣官吏要想一手遮天那就難了。只是讓河隴的世家豪族、府州縣官吏想不通的是,如此一來,河西雷氏族裔同樣也會受到制約,難道都督大人就不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
他們不知道,雷瑾這位大權在握的都督大人對同出一姓血脈的河西雷氏族裔同樣充滿了警惕。
這一出關於‘新民爵’的小小風波鬧劇各軍團節度都多少聽說了一些,只是想不到那些工匠大師還被都督大人請到這裡來參加軍方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