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做了什麼,景武帝心裡面如今跟明鏡兒似的。景武帝不是不難受的,樂安公主眼高手低心又大,是個被寵壞的孩子,她如果沒攪合進這些事情裡,景武帝對這個最小的妹妹還是願意縱容一些的。只可惜,人總是那麼的不知足。
靜太妃是服毒自殺的,她用自己的主動服毒換取景武帝的一些寬恕,哀求能對樂安公主網開一面。
宮裡面的靜太妃身子本就不好,又被崔家這一堆不爭氣的侄子侄孫氣壞了,沒幾日就去伺候先帝去了。有心人都知道景武帝厭惡了崔家,厭惡了靜太妃,可不管內裡如何,景武帝可不許天下人議論他薄待先帝朝的遺妃,葬禮還是辦的熱熱鬧鬧的,該有的排場一樣不少。
靜太妃的喪儀剛過了百日,樂安公主就隨著史駙馬低調地離京回了安徽老家。
樂安公主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裡,一身素縞,面色蒼白,她該怎麼辦?她不是自願離京的,是皇兄,是皇兄讓她離開京城的,還說讓她以後無旨不得回京。她這是,是被驅逐出京城了。
沒有了母妃撐腰,她該怎麼辦?
樂安公主迷茫了,她是被驕縱慣了,並不是真的傻,這些日子從天上掉到地下的境遇,讓她明白了很多,也知道了自己有多蠢!母妃,是被她連累,被她害死的啊!
她如今什麼都沒有了,只有公主的空架子,對了,還有駙馬。想起來駙馬,樂安公主心裡不由一緊,這些日子以來,駙馬一日日可怕,待她冷淡不說,看她的眼神冷的幾乎能射出刀子來。樂安公主淚水溢位眼眶,這要是擱在以前,駙馬是絕對不敢這樣對她的。駙馬這是恨她,恨她毀了他的前程,恨她帶累了史家一族,恨不得她去死。
想到這裡,樂安公主打了個冷戰,駙馬都這樣恨她,那麼安徽史家老宅那些或唯利是圖或鑽進錢眼兒的史家族人呢?要是讓他們知道她或許永遠也回不了京城了,他們會怎麼對她?只怕一人朝她吐一口吐沫,她都能被吐沫星子淹死了吧?可是她已經回不去了,她的母妃死了,再也沒有人一心一意為她操持一切了。。。。。。
御花園裡,馮德妃坐在亭子裡遠遠地看著八皇子放風箏。玉妃帶了宮人從遠處走近,兩廂見了禮,撇了眾人,馮德妃身邊的喬姑姑斟茶續水後屈膝退下,玉妃身邊的鄧公公也很有眼色地隨了喬姑姑退下。
在玉妃看不到的地方,喬姑姑含笑看著小鄧子,“主子說你最近越發進益了,最近差事辦得好!”
小鄧子恭敬誠懇地道,“沒有主子的指點,奴才就是想上進都找不到門兒在哪!”
亭子裡,馮德妃答應玉妃,“我發誓,若真有那一日我能做主,一定放你出宮與心上人遠走高飛,雙宿雙棲!若違此誓,天打五雷轟。”
徐閣老以年老多病為由上摺子請辭閣老之位,景武帝不許。如是再三,景武帝不得不準了徐閣老的請辭摺子,徐閣老嫡長子調任南京布政使,長孫送翰林院調任戶部參政,並賜下前朝一位王爺的園林,有意給徐閣老在京中養老。只是徐閣老離鄉多年,思念故土,再三懇辭,定了不久之後就要攜了老妻迴歸江東老家居於田園。
首輔之位空缺,眾人都以為宋次輔要上位了,宋次輔資歷最高,且很多事情上與徐閣老政見相合。只是沒想到,景武帝竟然棄宋閣老而不用,欽點了內閣資歷最淺、老愛和稀泥、最沒有前途升任首輔的王閣老為首輔,跌破了眾人一地的眼珠子。
首輔之位塵埃落定,宋閣老一個人關在書房裡自斟自飲,他啊,是被好女婿英王給拖累了啊!很久之前他就自認為能力和資歷只是暫時屈居於徐閣老之下,登上首輔之位不過是早晚之事。他與徐閣老早年私教不錯,可是聖旨聘了他的女兒為英王妃,他與徐閣老就漸行漸遠了。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則景武帝的意思,就是要徐、宋兩家相互制衡,帝王要的是平衡之道。二則,英王母家敗落,景武帝心疼英王,想給他找個強大些的妻族。如今英王犯了景武帝的忌憚,景武帝怎肯願意英王的妻族加官進爵,更上一層樓?宋閣老嘆息,英王已經顯露了敗相,只怕儲君未定,景武帝會一直壓著他的首輔之位。他與首輔之位明明只有一步之遙,卻可望而不可即。
徐閣老返鄉前夜,與嫡長孫徐明濤最後一次臥膝長談,“你那份親自起草的陳述崔太妃、樂安公主和崔家主導的巫蠱之禍嫁禍中宮的奏章,祖父為何扣而不用,你可曾想明白了?”
徐明濤低眉斂目,“是孫兒急躁了,不該在奏摺上點出來英王府。通觀祖父的奏章,通篇無半句英王的不是,可是崔家與崔太妃手裡的十二皇子不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