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2 / 4)

小說:鳳霸九天 作者:花旗

李繼隆長嘆一聲:“楚王當年隨了官家平北漢,徵契丹,若非出了意外,上次雍熙北伐,也應該是他率軍才是。”

王繼恩也嘆了一聲,道:“雍熙之敗,在於眾將之間牽制太多,若是當年是楚王率軍,契丹夏州,早就不成禍患了。”

李繼隆嘆了一聲道:“如今說這樣的話,又有何益?”他看了王繼恩一眼,道:“如今不是咱們這些武官說話的地方。此次宣昭使出徵蜀中,何等的功勞,卻敵不過幾名文官的鼓譟,說什麼部下違紀,削了你的功勞。”

王繼恩冷笑一聲道:“我自己倒罷了,將士們提頭沙場,不見得那些文官出力。成功了,倒拿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作踐人。長此下去,寒了將士們的心,那裡還差得人。”他拿起一疊文書道:“這就是太子的作為,一味地裝腔作勢。居東宮不坐正室,王妃不行冊太子妃禮;不讓百官對他行君臣禮,只准自己屬官稱臣;太子兵客李沆李至入見,必親自送到門口;開封府內只稱府尹,遇大事必問寇準呂端就是拿這種禮賢下士的姿態,討那些文官們的歡心,贏得所謂計程車子之望,百姓之心。嘿嘿嘿,咱們大宋以兵馬立天下,一旦真的發生戰事,這些抵得什麼用來?李公,你說呢?”

李繼隆盯著王繼恩看了好半天,忽然暴發出一陣大笑:“那以王公的意思呢?”

王繼恩的眼中精光大熾,一字字地道:“仿當年奪宮之事,內聯皇后,扶持楚王登基。”

李繼隆走到桌前,倒了一大杯酒,自己一飲而盡。

卻說王繼恩等既然存了這個心,自此暗中留意朝中動向。只是忌憚寇準厲害,不敢妄動。

卻是這年七月,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宗下旨,寇準罷相,朝政大事,落在宰相呂端的手中。太宗並且自大內降旨:“自今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

呂端之如何忽然得寵,寇準之如何忽然失寵,似乎只是一件朝政之事,兩人處理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具體經過,卻是連王繼恩也打聽不到。

這於王繼恩等人來說,卻是一件大喜事。

寇準為人,是那種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的人,一旦皇位繼承有什麼變化,只怕誰也繞不過他這道彎。縱然是以李繼隆殿前都指揮使的權力,到時候暗中派人將寇準囚禁,但是百官無首,只怕也是難安。

可是呂端卻不同了。呂端長得胖胖的,胖子多半脾氣好,呂端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此人一向是個好好先生,平時下屬等在他面前打個馬虎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也只有這樣沒有威脅性的人,才能夠在權力爭鬥旋渦中心的開封府安安穩穩地呆下去。他侍奉著秦王廷美、楚王元佐、許王元僖、襄王元侃這四任開封府尹,如今死了兩個,瘋了一個,高升了一個,整個開封府上上下下都像衝了水似地清洗了好幾趟,他倒還可以安安穩穩一直做著開封府的判官之位。

這樣一個人居然成了百官之首,太宗是不是已經老得有些糊塗了呢?或許太宗也是個人,天天看著寇準這張討債臉誰受得了,倒不如天天看著呂端那張彌勒佛似的胖臉兒來得舒心。

太子趙恆已經足足三個月,未來過薜蘿別院了。

自他成為太子之後,入住東宮,走動就有十來個人跟著,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只帶得一二侍衛就可以溜得出去。

自王繼恩回京後,無可諱言,對於太子的行動,更是增添了許多無形的影響。

想當年許王元僖,連府中侍妾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王繼恩手中的罪證,以致於人死之後,還不得安生。

更何況當年劉娥,是被當今皇帝親口下旨逐出京城的。

他也只有在幾個黃昏裡,藉口尋訪民情,找機會悄悄地去看了一下劉娥。但是這樣的短暫別離,這卻讓兩人的更增相思之意。

這其間由張懷德或者張耆二人,魚雁傳書,卻也是沒有斷過。

不管是皇太子還是王繼恩,這些日子上朝的時候,卻也都是心意相同地,看著太宗的臉色。

太宗的臉色一日差似一日,但是以他的性情,除非是完全撐不下去,否則就是到了最後一刻,也會勉強上朝去的。

到了冬季的時候,太宗忽然下旨,對除太子外的四個兒子進行封爵。四皇子越王元份為杭州大都督兼領越州,五皇子吳王元傑為揚州大都督兼領壽州,六皇子徐國公元偓為洪州都督、鎮南軍節度使,七皇子涇國公元偁為鄂州都督、武清軍節度使。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朝野上下的有心中都暗暗覺察到了——最關鍵時候快到了。

這一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