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超光速飛行?
有人專門進行過計算,如果使用核聚變作為能源的話,哪怕物質聚變產生的能量,全部轉化到飛船的推力上,進行計算後發現,哪怕整艘飛船上99%的物質都是燃料,這艘飛船的速度也只能達到光速的80%。
也就是說,不管使用哪種核能,哪怕是在最理想的狀況下,一艘飛船的速度,也只能達到80%的程度。
反物質發動機可以將物質全部轉化為能量。讓宇宙飛船做到超光速飛行,但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在三維宇宙中,物體速度越快,它的長度會被拉長,質量開始增加,最後會遇到一個屏障——無法突破光速的屏障。
科學家也透過物理實驗證實,哪怕粒子加速器提供的能量再大,任何粒子都不能加速到光速的程度。
物質是無法突破光速的。
科幻小說中,有四種假設性的方法,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
1。躍遷,透過摺疊空間實現超光速。
2,曲率飛行,透過扭曲空間,讓宇宙飛船獲得類似“下坡”的效果飛行,著名系列電影《星際迷航》,就是透過這種方式實現超光速的。
3,空間剝離,將宇宙飛船前方的空間剝離出來。驅動空間本身進行高速飛行,繞過光速不可逾越的定律。
4,超空間,假設在三維空間之外。存在一個超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最低速度為光速。
也就是說,除非人類獲得了影響空間的技術。否則單純地進行能量轉換,根本無法實現超光速飛行。
天明不需要關心能不能實現超光速的問題,他只要把這艘空天航母要用的等離子發動機製造出來就行了。
研究了五天後。根據上次製造空天飛機等離子發動機的經驗,天明很快把新型的大功率等離子發動機製造了出來。
超導材料的作用非常巨大。
空天航母上要安裝的電磁炮以及電磁彈射系統,都需要用到不少超導材料。
超導材料沒有電阻,為0。
電阻產生的原因,是因為電子在運動過程中,撞擊原子產生的。
超導材料的電阻之所以為零,是因為這種材料的內部分子之間,不存在任何縫隙,電子可以透過一條條的邊緣通道,毫無阻礙地透過導體內部,實現了電流的無損耗傳輸。
常溫狀態下的超導材料,分子間具有縫隙,要在低溫環境下,導體內部的分子不再運動,關閉了“縫隙”後,才能實現超導效果。
而要讓原子(分子)關閉“縫隙”,至少要在零下一兩百度的低溫條件下,才能實現,常溫下,幾乎沒有那種物質具有超導能力。
利用“關閉縫隙”的原理,在很早以前,天明就合成了一種全新的材料,這種材料內部的分子是固定不動的,在常溫下也沒有任何縫隙,電子透過後,能夠無阻力透過,也就是說,他製造出了一種在常溫下就具有超導能力的超導材料。
這種材料,被命名為“超導1號”。
前面介紹的那門電磁炮,就是天明用這種材料製造出來的,而那門電磁炮,天明也打算稍稍改裝一番後,安裝在新型空天航母上,成為其標誌性的重要武器。
最近,天明更是生產了上萬噸的“超導1號”材料,這些材料有的要做成永磁磁塊,有的要做成電纜電線——這將完全取代常規的銅絲鋁線,用在新的空天航母上,讓其成為一艘全超導電力系統的航母。
其次是能源系統,新的空天航母還是使用核能,裂變核能,但和之前核能發電船上的發電方式,有些不一樣。
它用的是等離子發電。
任何物質被加熱到高溫狀態後,會處於一種特殊的熔融狀態,如果溫度繼續升高,分子鍵斷裂,物質要麼分解成單質狀態,要麼電離成陰陽離子,這時候,就可以進行等離子放電了。
黑鋼的熔點是8200度,而多數物質變成熔融狀態或電離狀態時,溫度只要有個3;4000度就足夠了,這個時候,只要在黑鋼材料的核反應堆外面,加一圈超導線圈,將大量負離子與正離子帶走,匯入到放電裝置中,就像核聚變發電機一樣,利用等離子體發電,這種發電方式,比加熱冷水發電要先進的多,發電功率和效率都能提高不少。
這個時候,黑鋼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8200多度的熔點,可以讓核反應堆的溫度長期保持在5;6000度,都不會發生堆芯熔化。而一般核反應堆,堆芯溫度只要超過3000度,就極度危險,因為溫度只要再上升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