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宥娘能說什麼,也只能勸道:“祖母別難過了,你還有我跟弟弟呢。以後我們兩個都孝順您,讓您開開心心的。”
老夫人聞言更是傷心,只是哭了一下午也哭不出來什麼了,便撿著話與溫宥娘說。
本來是長輩之間的事情,沒道理說給小輩的聽,然而溫老夫人嫁進溫家幾十年,許多話是連身邊老嬤嬤都不想說的,到如今心灰之後卻只尋得一個孫女兒說自己的貼心話。
老夫人本姓徐,與溫宥孃的外祖母出自同一家族,兩人同宗同族相隔不過三代。
只是那時溫宥娘外祖母的父親官大一些,又跟張府早過世的太老爺有過命的交情,兩家才有了聯姻。
而老夫人的父親那時不過舉人,只能嫁到當時同是舉人家的溫府。
兩家本就是門當戶對,然而老夫人嫁進溫家來卻並沒有過上想象中的恩愛日子,只因她的婆婆跟徐家有仇。
這又要涉及到老夫人上一代的恩怨,事關徐、吳、廖家三府。
徐家、廖家、吳家百年前都是同一地的大商戶,後來都選擇了將自己所出的兒子過繼給庶人,想要棄商從文。
朝廷開了科舉,然而商戶即便放棄從商,也三代內不得科舉。
雄心壯志見過世面的商人們又哪等得起三代之後,最後很多都選擇了過繼的法子,將自己讀書成器的兒子往科舉上送。
當時吳家最先過繼自己的兒子出去,就是後來的吳府,那個考上秀才的比徐、廖兩家的都要大上兩輩。
然後就是徐、廖兩家,在時隔四十年後,各自過繼了一子在自己的族中。
只廖家花了一半家財才將兒子過繼到了同族一家出了幾代舉子的人家名下,還只是庶子,只為了幾代讀書人的名頭,那人便是溫府太夫人的父親。
而徐家為了省錢,只花了少許的錢將兒子過繼到了一戶絕戶家,給那家續了香火,剩下的財產全都留給了自己兒子,沒便宜外人,那個過繼的就是老夫人的祖父。
當時太夫人的父親被過繼到的那一家與吳家乃是世家交好,兩家人互相走動得極為勤快,孩子之間自然就熟悉了起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太夫人便對吳府的小公子動了心思。加之兩家本有聯姻的想法在兩府來往時並沒有男女忌諱。
然而等到太夫人年滿十五及笄之後,卻是得知了吳府與徐府結親的訊息,而那小公子定下的姑娘正是太夫人的小姑姑。
太夫人的父親本就是過繼來的,與吳府世家交好的是廖家嫡出一脈。兩家互通婚多年,也至於因一次婚事不成而結怨。
但太夫人卻是怨恨起徐家來了,覺得她與吳府公子之間無緣,是因為徐家奪親搶了她的未來夫婿。
自此後要遇見徐家的女眷們便開始言語刻薄起來,結果倒是讓自己跟吳府公子的事情壞了自己的閨名,在當地難以嫁人。
不到一年太夫人的父親考了官,與當地溫家老太爺相交甚得,互許了婚事,將太夫人嫁到了溫家。
要故事只停於此,便也只不過是一場遺憾,不會有有後來的婆媳之爭。
只可惜命運之事,向來由天不由人。
溫家老太爺不知從哪知道了太夫人曾經的心思,也有可能是太夫人後來在溫家露出了什麼馬腳。
在溫老爺子出生七年後,溫家太老爺突如其然的納了一房妾室。
那房妾室並不是厲害的,也不漂亮,性子也溫和。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將溫家老太爺的心給攏住了,讓溫家老太爺除了初一十五之外再也不入溫太夫人的房。
太夫人一生好強,卻是從沒想到會遇見溫太老爺這種差點寵妻滅妾的人,因此對徐家的恨意更深。
覺得若非徐家搶她夫婿,她也不會所遇非人。
等到溫老爺子年滿十六考中了童生本打算議親的時候,溫家老太爺又一棒子打在了溫太夫人的頭上。
溫府要與徐府結親,而結親的物件正是搶她夫婿的那一家。
這一口氣太夫人如何忍得,再大鬧一場也無法阻止婚事之後,老夫人的苦日子便來了。
“你姑祖母與姑祖父無子,卻十分恩愛。她眼紅不已,卻是把自己兒子往你姑祖父那模子裡教。做得太過,怎麼能不讓你曾祖父知曉。這才有了太姨娘跟你二祖父。你曾祖母卻是更加恨我們徐府了。”老夫人嘆道。
“我從進門那一日到她病故,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只要是能磋磨到兒媳婦的地方,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