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四天的連續會議,所有的合約終於簽訂完畢,雖然還有一些國家的媒體故意質疑這些合約的合法性,但是誰也不能阻止經貿區正式開展籌建工作。
並且這個排他性合約的簽訂,最少在金三角地區,任誰也不能再重新組建新的自由經貿區。這也給周子夜的發展清除了障礙,最少在短期內,沒有拿夠國家敢冒大不諱毀約。別忘了,周子夜的身後,可是還有中國和香港地區的支援。
這份合約的簽訂最大障礙,就是關稅的確定。在整個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包括了三個國家,四大勢力。全區自由融合,將會造成這些區域的經濟飛快發展,任誰也清楚,稅收會有大幅的提高。
所有的國家爭執的許久,還是在中國的帶頭表現下,將稅收的大致框架給確定了下來。各地的資源的出口稅歸各地所有,但是進口稅將有經貿區收取,並且按照一定的比例返還給各大勢力。而在經貿區創辦工廠,生產的產品,不論出口哪裡,都將免收出口稅,只收商業稅和治安費,並且根據金三角地區的實際情況,免收個人所得稅。
僅僅是這一條,周子夜相信,會吸引大批的國內國際商家來這裡建廠發展。沒有出口稅,意味著自己的產品可以暢通無阻地在三個國家範圍內流通,這對任何人的吸引力都很大。
只有中國政府,會單獨對經貿區的進口商品徵收進口稅。因為任誰都知道,經貿區的實際工作,就是幫